怎样的刮奏听起来美


    刮奏,是民乐古筝指法中——最有B格外观——技术性看似最简单——然而弹出美感并不那么简单 的一种。


    说它外观有B格,那是,用它来模仿狂风呼啸立马能吸引一大片目光刷刷而来,耳朵也像被充斥着排山倒海的音效;用它营造流水声又能无限旖旎清新。总之效果非常抓人。

    说它简单,那也是,就是手指于筝面弦海中来回滑动,任何一个零基础的人都能大致模拟出流水声或狂风声。不像琶音、摇指,没个半年一年的功夫,想出来连续的声音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它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潦草,可以敷衍了事,它的表情功能太重要!须得细致地刮,刮得充满细节,刮得充满灵魂!

    我给刮奏的演奏要求拟了一个规范——刮奏的层次感。

    在我这儿,每个学生从零开始,初次接触刮奏时,我就把这个规范融入进去,当然一开始我是不会说这么多的,只是让他们刮,先刮出连续的声音,不断了,再教他们如何刮出层次:

    入:非常轻,非常慢

    过程:逐渐增速,逐渐增力

    出:非常轻,非常慢

    可以想象一条抛物线,在手指间划出。这样的刮奏,听上去就不呆板,不生硬。

    在给我接手的七八级学生上课时,我发现他们之前的老师是从来不教这些的,刮奏往往敷衍而过,听得出根本没用脑子去想这个声音怎么才好听的问题。

    以《井冈山上太阳红》散板段为例,谈刮奏的表情性:中间那段抒情散板,有很多琶音、分解和弦和摇指那段,最后不是有个左右手接力的逆指序尾声么?随着那个句子逐渐增速,最后摇身一变为左右手的下行刮奏,然后又在低音区转折变为上行刮奏,这里的最后需要有个刮奏的变速变力度处理,逐渐变慢逐渐变轻直至悄然无声,山谷一片幽寂。

    学生在这个地方慢不下来,不懂得慢,需要提醒:这里得把减缓的过程做足,多刮几遍,否则听起来太仓促,还可以再多刮两遍……

    如此,这个地方的刮奏才算是合格的,才没有浪费作曲家在此设计刮奏的用心。须知,刮奏在初学者不加斟酌的演奏中往往如同鸡肋一般嚼之无味。

    用心做充分的刮奏,一定是合格的。

    所谓“刮奏的层次”,只是我自己在练琴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评论0条评论

    潇湘夕岚+关注

    古筝/编曲/作曲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