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说怎么对抗练琴中的枯燥心理


    上篇文章 怎么对抗练琴中的枯燥心理?说了,拥有一颗联想能力发达的心,有利于克服练琴枯燥的问题,那种方式属于“借力”法,即用视觉形象来弥补听觉形象的不足,使练琴过程找到趣味。 

今天谈的却是针对练琴本身,怎么破解“枯燥”,调动起自己的积极性。我们先来了解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个技艺顶尖的演奏家,你给他一本一级考级谱集,规定每天弹这个,不能弹别的,也不能改编,试想,他会不会觉得很无聊?答案是当然,总弹自己早已驾轻就熟、毫无挑战力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浪费时间,并且剥夺了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的时间。第二种情况是,一个学生学一首曲子,弹了一个月之久还是磕磕绊绊,不能背谱弹奏,于是他得继续练这首曲子,他同样觉得“好无聊”“好没劲”。我们的学生如果不是碰到一个特点没眼力、不会根据学生进度安排合适难度学习内容的老师,那基本可以肯定,觉得练琴无聊是属于第二种情况的,因为,你手虽有在动,大脑却没动起来啊。

如果只是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支曲子,也重复着错漏的地方,没有寻求对难点各个突破的方法,这样的练琴是低效而乏味的。

一个亲身实验,同样一首曲子,一个学生从刚开始学就是一小节一小节去反复练熟,再拼起来练;另一个学生从刚来时就整首地练,结果,第一个学生只要一节课就把曲子练得九分熟,第二个学生练了一个星期还是磕磕绊绊。可见,“拆解”法对于练琴,是非常高效的。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在同一时间进行消化的内容越少,越有利于深刻稳固地掌握这个内容,一个内容吸收了,再攻克另一个,大脑才井然有序,不紊乱,这样你记忆东西才清楚有条理,你自己内心也是笃定有序的。

有位名人说,一切忧郁源于混乱。让自己头脑清晰,逻辑有序,做事情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个目标,才能达到你最终的目标。这个道理,我们都听得多,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总是不得不在实际生活里习惯同时间做好几件事情,我们很难时时刻刻保持觉察、保持清晰有序的头脑。但是,明白了它的重要性,即使有难度,也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不是吗?

再回到练琴,“拆解”法不但可以用于解剖曲子,也适用于揭破解剖技术点。比如一段曲子,包含几种较容易弹错或弹不利索的指法、节奏型,如前八后十六节奏型附、点节奏型、按音4或7、带滑音的前八后十六或四十六节奏型、摇指......这些地方你若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顺带着弹过去,那好,你就做好练上三个月半年一年的准备,因为你看似有练琴,并且练的时间不短,但实际投入在这些个难点上的时间加起来少得可怜。重难点一定要抽出来,单独攻克它们,你把这首曲子里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反复练20/50/100遍,下次在别的曲子再碰到它,你就能驾轻就熟地弹准弹利索,反之,你这首曲子顺带敷衍弹过去,下首曲子碰到了还是磕磕绊绊不成样子。

练琴一定要有目标,哪怕每天只练十分钟琴也好,有目标的练琴事半功倍,无目标的练琴事倍功半。金钟、文华双料冠军宋心馨谈学生时代的练琴,课间十分钟她也跑到琴房练琴,不是乱弹,而是规定一个个任务,比如今天托指法练十分钟,明天打指法练十分钟,这样集中注意力在一个个点上,你的进步才快,心里才有谱,才不会感到无聊混乱。同样一段谱子,我一个学生花了三天就背下来,因为她在家花了专门的时间唱谱背谱,所以,那段时间她的大脑就专注于识记,当然背谱效率高。其他学生没有像她这样下功夫识记,有的乐感好的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背谱,有的乐感不够就感到吃力难背。试想那个曾专注背谱的学生,她做这件事时难道会觉得枯燥无聊?我们每个人在全身心专注于一件事时,是被难言的充实感填满,还是被如坐针毡的无聊填满?当然是充实,专注时刻的快乐是轻轻松松毫无压力的状态无法媲美的,那样的时刻,我们可以感受到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心流”。

今天的练琴小技能是——目标练琴法,有目标,行动便有指向,便不是无序的,有序带来的绝不是枯燥。你get到了吗?

 

评论0条评论

    潇湘夕岚+关注

    古筝/编曲/作曲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