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诗乐中华】系列数字专辑 | 青年古筝演奏家杜娜君《弦歌》全球上线


专辑介绍


古筝专辑——《弦歌》,是由青年古筝演奏家杜娜君在流传于华夏大地千百年的民歌中甄选,在汲取了众多演唱版本的精髓后,将民歌旋律的细腻悠扬、充沛的情感通过古筝的演奏,将歌唱特有的情绪带动和情感召唤“转达”于琴弦上,带来特别的古筝听觉享受。


民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名片”,是一个民族完整、生动的心灵史。民歌是世代传承的史诗,作为个体的人有必然的生命轮回,我们创造的文明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损毁,但人的情感中最美好的部分必将不朽,她如同严谨的“底层代码”雕刻在我们的心灵里,并由我们的歌喉传承给后代。有了这些美好和坚毅的种子,我们只要让耳朵停留片刻,便可从千百代的国人心中,接受到祖先一直希望送给你的礼物。这份礼物,音乐帮你都记得。


所谓音乐,无非是“唱”和“奏”。本张专辑精心甄选多首经典民歌改编作曲,以古筝为画笔,重新勾勒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音乐画卷,希望通过该专辑,让听众感受到中华民族民歌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



音乐总监:李少璐


古筝独奏:杜娜君


出品:MUSEME


曲目单


1.《绣金匾》陕北民歌 周延甲改编

歌曲的原型来自于陕西民间小调《绣荷包》。1943年,已经经过革命洗礼的陕北地区将《绣荷包》重新填词改编为民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绣金匾》,歌中对新生活新社会的歌颂向往让群众乐于传唱,很快风靡全国。1958年,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周延甲先生在“秦筝归秦”口号的引领、实践中,用古筝奏秦声、编秦曲,将这首陕北民歌创编为陕派古筝曲。乐曲具有浓郁的陕西地方风格,至今仍然是练习陕派古筝的弹曲目。


2.《紫竹调》 沪剧曲调 郭雪君改编

古筝曲《紫竹调》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上海的紫竹调,这是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南方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经过历代的传唱和演化,《紫竹调》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其词其曲,皆有浓厚的吴风。


3.《八月桂花遍地开》 四川民歌 李萌改编

古筝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源自大别山民歌,在上个世纪2、30年代,随着新时期革命的脚步,在全国多个省份流传开来的民歌。该曲以大别山民歌《八段锦》为曲调、依曲填词而成的,曲调优美、歌词生动,最先在豫东南革命根据地传唱。后来,伴随着红军的足迹传遍了大江南北。


4.《花儿与少年》青海民歌 李婉芬编曲

‌《花儿与少年》古筝曲是根据青海民歌改编而来,源自西北地区的“花儿”音乐形式。‌“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山歌,形式短小精炼,风格质朴无华,曲调优美顺口,渗透着浓郁的西北山野气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相邻共处的特殊环境,一代代不同民族的男男女女文明与基因的交流,让这里的人形成了一种兼有汉族的仁义观和少数民族彪悍、尚武、崇侠义、轻生死的性格,也让在这里产生的民歌有一种高亢、辽远、自由、悠长的旋律。


5.《浏阳河》唐璧光原曲 张燕改编

《浏阳河》古筝曲是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张燕在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流传已久同名湖南民歌改编而成。‌这首古筝曲在保留原歌曲旋律和地方音乐特色的基础上,运用了变奏的形式,加入了让音乐特色更加突出的古筝演奏技法,使音乐具有鲜明的层次和对比,深情地表达了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这首曲目至今仍然是学习古筝的爱好者必弹曲目,也是各类古筝考级曲库必收之作。


6.《洞庭新歌》白诚仁编曲 王昌元、浦琦璋改编

‌古筝曲《洞庭新歌》创作于1973年。‌这首乐曲是根据湖南民歌《洞庭鱼米香》改编而成,生动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以及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展现了碧波荡漾的湖面、丰收的鱼米之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7.《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刘烽曲 焦金海改编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由陕北民歌改编的古筝曲,反映了中国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活在民歌里的英雄比记录在纸上的英雄更鲜活,更永久,更有色彩也更有味道。‌这首曲子具有淳朴、高亢的“信天游”风格,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感情炽烈。‌



音乐家介绍


杜娜君,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古筝演奏员,2013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1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苏畅,2024年以文化课第一名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


2015年代表学校赴美参加艺术节交流活动,参与“中西音乐对话”音乐会的演出附中期间多次跟随中国少年民族乐团、中国少年弹拨乐团参与演出2020年参与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2021年-2022年间参与录制《畅响筝团》专辑并发行2019-2024年间跟随“畅响筝团”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国图音乐厅、北京艺术中心等地演出2022年作为古筝演奏嘉宾参与国家大剧院《道是风雅却寻常—藏在古诗词里的音乐》的演出2023年-2024年间多次作为常驻演奏嘉宾参与国家大剧院“走进唱片里的世界”——聆听山河系列演出2023年8月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2024年8月发行个人古筝独奏数字专辑《筝·撷菁》2024年九月参与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的演出,担任古筝演奏员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录制《风华国乐》《一起音乐吧》等节目。


以弦而歌 尽享指尖温柔


长按海报 扫码聆听



评论4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