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筝闻速递 发布了文章
深山与幽林,明水与细沙,风吹过竹梢,大雁掠过天际,在天地的见证下,四时轮转不息,指尖跳动的旋律,犹如生命的悠扬与低回,用心之音,映照万象的时光流转。“筝”之名,得自其清脆的“铮铮”之音,而“古”字则昭示其流传百世的悠久。至今,这把传颂千古的乐器,已经走过了2500多个春秋。为了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满足福建泉州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筝风绕梁—九弈古筝音乐会”于2023年11月11日晚在小山丛竹诚正堂圆满落幕。音乐会共演绎了11首曲目,每一首都演绎得绚丽多彩,赢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曲目的多样性展示了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每一音节都像是心湖上的涟漪,激发了人们对每个作品背后故事和情感的探索。秋意初临,夏热渐退。秋的画卷似画中景,筝音翻飞,轻撩人耳旁,宛如风中的轻絮飘落,铮铮之声转瞬即逝,而那余音绕梁三日,让人心醉神迷。本场音乐会精选了九弈筝团中的杰出演奏者,为泉州市民呈献了一场视听盛宴。特别邀请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吴雅蓉副教授担任音乐会导聆。音乐会的节目安排既有筝独奏,也有重奏及南音合奏作品,多样组合展现了当代筝乐艺术的包容性与创新发展。在艺术家们的精湛演绎下,古筝的旋律如同山间清泉般流淌,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踏上了一段梦幻般的音乐之旅。每一个音符的跃动都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灵,令人心旷神怡。一曲《月儿高》在程研姿优雅的演绎中,揭开了音乐会的序幕。通过清新旋律和诗意情调,勾勒出一幅银河瑰丽的夜空图景。潘漫萱带来的《崖山哀》以其深情的客家筝曲旋律,讲述了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张孟秋以其精湛的技艺演绎了《四段锦》,展现了赵玉斋风格的山东筝派音乐。骆相怡的《行者》带领观众踏上古丝绸之路的探险,而田果的《水墨丹青》则是一曲以中国画为灵感的筝曲,韵味悠长。刘一颖呈现的《蕣》以其娇美的旋律,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美丽。侯晨的《桃花源》和王静的《晨兴》分别带来了对美好时光和老北京生活的怀旧之情。音乐会在《平湖秋月》的宁静美景和《汉江韵》的文人精神中达到高潮。最后,由吴雅蓉老师改编的南音小合奏《走马》的激情演绎,将泉州南音的传统韵味与现代演奏技巧相融合,完美地为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音乐会是一场古筝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呈现。观众们在欣赏精湛的古筝演奏的同时,也对这一乐器背后的丰富历史和文化获得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即让泉州市民亲身体验到中华传统音乐的魅力,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一音、一拨,如诗如画,走进那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音乐世界。体验优美的旋律中,那深入曲目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在音乐的海洋中领悟古筝的深邃意境。九弈筝团坚持以古筝文化为根基,培养了大批有影响力的优秀音乐人才,为古筝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撑。随着音乐会的圆满结束,观众们依依不舍,心中充满了对古筝艺术的热爱和赞赏之情。这种富有深度的艺术交流活动,为泉州注入了新的文化生机和精神愉悦。展望未来,更多精彩的文化演出活动仍将继续,让我们共同找寻古筝的魅力,一起探索新民乐的发展轨迹,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吴雅蓉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筝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九弈”筝团的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器乐教研室主任,同时担任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筝教学(闽)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筝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等职务。二十年来,一直活跃在音乐教育和评审领域,长年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主流机构的业余考级评委;“九弈”筝团的创始人兼艺术总监。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省部级、市厅级课题研究,于核心学术刊物、专业学报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于国家百佳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多部。多年来,举办了个人古筝独奏会、重奏会、师生音乐会,以及指导学生音乐会,共计40余场。九弈筝团成立于2013年,泉州市首支专业古筝乐团。怀揣着对古筝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九弈筝团一直致力于提升团员的演奏技艺和室内乐重奏能力,追求音乐艺术最纯粹、最美好的本质。多年来,乐团不仅持续严格排练,而且积极参与全国各种专业演出和比赛,并在诸多活动中斩获了骄人的成绩。自成立以来的十年时间里,九弈筝团一直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坚定捍卫者,精心演绎了众多筝乐合奏和重奏的经典曲目。乐团不仅扎根于传统,更致力于创新,勇于尝试地方音乐题材,并巧妙地改编排演了一系列具有九弈特色的重奏和合奏作品,为此受到国内外观众以及音乐界同行的广泛好评。九弈筝团成员素质高、技艺精湛。团内成员均成功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成员在省、市乃至全国级别的比赛中屡获殊荣,使九弈筝团在省内高等学府的筝乐团体中声名鹊起。九弈筝团不仅是福建省首个常态化排练的筝乐团,还积极参与各类实践音乐会,并独立举办专场音乐会,标志着一支综合型的专业筝团的崛起。通过筝乐专场音乐会的形式,九弈筝团致力于向广大音乐爱好者推广这种创新的筝乐演出模式,以期深化公众对古筝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巨大潜力的认识和理解。
筝闻速递 发布了文章
演出主题左金郁古筝独奏音乐会演出时间2023年12月19日19:00演出地点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B101伯牙音乐厅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承办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指导教师简介陈虹蕗青年古筝演奏家,四川师范大学古筝专业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族音乐学博士研究生在读,民革四川省委青委会委员,民革成都市委会四川师范大学支部委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四川师范大学成蹊筝乐团副团长,天籁筝乐团少儿筝团团长,全国中青年古筝骨干增强“四力”培训班学员,四川省二十六届高校师资培训优秀示范课学员,四川省艺术研究院考级教材编委,连续多年被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评为业务考核优秀青年教师,获评学校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陆晶教授。曾获首届“华日之韵”中日韩古筝大赛专业青年A组金奖;代表四川音乐学院赴广西南宁参加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12•“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荣获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二届“翰雅奖”中国传统筝曲演奏比赛铜奖;俄罗斯格拉祖诺夫国际音乐大赛中国区一等奖;两次代表四川音乐学院参加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并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赛区第一名;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半决赛入围奖;第三届“蓉城之秋”金芙蓉古筝比赛金奖,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民乐之星”等。长期致力于古筝演奏与教学研究。学生在北京“敦煌杯”民族器乐大赛、蓉城之秋“金芙蓉”古筝展演、2022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古筝展演四川选拔赛、首届何占豪古筝作品国际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级赛事中获得良好名次,多名学生连年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培优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立项并以良好结项。作为主研人员参研四川省科学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四川民间音乐元素与筝乐本土化创作》,教改课题《高师民乐器乐重奏课教学改革探索》,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当代筝乐特效音响的界定、统计与类型化》等。周滟婷青年古筝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古筝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外聘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四川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陕西省秦筝学会会员。2003年起拜师于中央音乐学院周望教授,曾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曾师从于樊艺凤教授、江澹曦教授、苏畅副教授、陈窈副教授、原硕老师、赵洁楠老师。曾获得四川省二十九届高校师资培训优秀班干部,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荣誉,西安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荣誉,四川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荣誉,西安音乐学院“乙等”奖学金、四川音乐学院“一等学业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曾入围第十一届金钟奖全国复赛,2019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复赛。曾获得第七届芳吟杯古筝比赛青年专业组金奖,陕西省朱雀杯古筝大赛青年专业组金奖,首届中日韩国际古筝比赛少年组金奖,第二届香港国际古筝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国际华人民族器乐大赛(新加坡)高等艺术院校专业组古筝独奏金奖,荣获首届澳门国际何占豪作品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第三届敦煌国乐四川古筝展演成都展区青年专业组金奖、总展演青年专业组银奖,2019年赴韩国参加“世界青年演出艺术节”比赛代表四川筝乐荣获大赛最高奖。疫情期间,创作筝曲小品:《春暖花开》《木兰》《光影》《空山灵雨》《清明月色》等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并收稿于中国古筝网、古筝网中。曾参与首演获奖作品《吼天—至大地与歌》《蔓影》,四川音乐学院建校 80 周年校庆音乐会,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联合主办的“天府文化 烟火成都”活动等近百场演出。个 人 简 介左金郁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2级本科生,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器乐培优生,四川师范大学成蹊筝乐团团员。六岁习筝,启蒙于张珍奇老师,2022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青年古筝演奏家陈虹蕗老师、周滟婷老师。主要艺术经历:第二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箐英展演荣获优秀演奏奖;第二届河北省音乐“小金钟奖”荣获表演奖;第五届“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省级)器乐类古筝独奏荣获金奖;第七届“敦煌之音”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四川赛区荣获入围奖。特 邀 嘉 宾钢琴:何松泽何松泽,四川乐山人 ,5岁习琴至今。启蒙于乐山市艾佳琼、萧舒丹老师,后师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任杨文教授至今,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先后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并于2023年6月硕士毕业。荣获:2017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选拔赛钢琴比赛铜奖;2017长江钢琴•小金钟全国高校钢琴大赛高校学生组银奖;2018长江钢琴·全国高校钢琴大赛(小金钟)高校学生组金奖;2021第13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选拔赛钢琴比赛第四名(银奖);与四川爱乐乐团、成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黄河》钢琴协奏曲受到一致好评。钢琴:郭秀文四川师范大学在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师从艾美霖老师,在校多次获培优生资格,在校多次担任艺术指导,在钢琴比赛中屡获佳绩。2021获学会杯第七届青少年钢琴大赛一等奖;2023获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2023第六届芦花国际艺术节专业组金奖;四川师范大学尚美杯比赛一等奖等。打击乐:赵宇轩自幼学习打击乐,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在校期间参加音乐会及演出近五十余场。2023年首届国际(青岛)小军鼓比赛获津宝奖、青岛音乐厅奖。参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创新计划第二批次赴广元昭化基地实践教学活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创新计划成果展和“留学情、报国志”四川归国留学人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音乐会受到学校领导和各界领导的最高赞誉。曲 目 单1.《夜深沉》京剧曲牌 改编:王中山古筝:左金郁 打击乐:赵宇轩此曲是王中山先生通过同名的京剧曲牌《夜深沉》改编而成。曲中通过古筝与大鼓的对话,着力表现了《霸王别姬》中的场景,感伤而不失犀利,听来别有一番韵味。2.《晓雾》 作曲:王中山古筝:左金郁乐曲以温婉而又充满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一片朦胧、缥缈的晨雾风景。偶尔透出的京腔、京调很容易引发听众对京城生活情调的联想,营造了一个安静与忙碌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3.《莲花谣》 作曲:王建民古筝:左金郁此曲旋律将莲花高洁、雅致、不畏风雨淡然挺立的高尚气质如画卷一般展示在听众面前。融入民间音乐元素的《莲花谣》极具画面感,由远及近,使人聆听时仿佛置身于画中。中场休息4.《海青拿天鹅》浙江筝曲 王巽之传谱古筝:左金郁由王巽之、蒋荫椿传谱,王昌元老师首次启用双筝演奏《海青拿天鹅》。此曲通过描写海青追捕天鹅的情景,渲染了海青矫健勇猛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剽悍、挚诚的性格。5.《定风波》 作曲:邓翊群古筝:左金郁 钢琴:郭秀文《定风波》取名于南宋词人苏轼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被这首词所打动,切己感同身受,借词意来抒写现代人类社会中面对苦难境遇、命数迭起的豁达人生观。6.《行者》 作曲:魏军古筝:左金郁 钢琴:何松泽 打击乐:赵宇轩本曲以古丝绸之路为背景,描绘了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曲子节奏明快、欢快活泼,音乐情感丰富,表现了行者远离家乡南行的悲壮和行走中的自由和豁达。
筝闻速递 发布了文章
演出时间2023/12/4(周一) Mon. 19:30演出地点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201演奏厅导师袁莎国家青年长江学者中央音乐学院 教授、博导教育部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在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晚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1 周年交响音乐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伟大征程》文艺演出、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开幕式文艺晚会、中非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第九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专场文艺晚会等重大国事活动中均担任重要古筝独奏表演,多次给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美国总统和俄罗斯领导人进行文艺表演。我国探月工程“中国梦音乐芯片”存储了袁莎演奏的《出水莲》,与《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作品共同载入史册,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首载入月球的古筝曲,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受文化部委派作为主讲人赴林肯艺术中心、麻省理工学院、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等举办“中华文化讲堂”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袁莎是多项国内外权威古筝大赛的冠军获得者,她指导的学生在国内外重大权威古筝赛事中获得多项冠军等大奖,她本人获多项国家级指导教师园丁奖,2020 年袁莎获北京市骨干教师奖。黄伟杰 | 当代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首位台湾古筝博士生,师从国家长江学者、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袁莎教授。台湾国乐团NCO器乐大赛古筝新秀选拔冠军(台湾古筝赛事最高奖),新北市乐坛新星获奖者(传统音乐组唯一获奖者),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等级培训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评委,中央电视台CCTV风华国乐特邀古筝演奏家,北京中筝学院特聘教师,台北古筝精品班授课讲师,编定出版《筝与钢琴》乐谱书籍。13岁于台湾学习古筝,先后师从尤碧玲、吴旻静、林东河等老师。2008年考取台湾台南艺术大学七年一贯制古筝专业,先后师从郑德渊教授、黄俊锡、黄文玲等老师;2012、2017、2022年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袁莎教授。个人荣誉:台湾传统艺术中心及台湾国乐团主办的「台湾NCO器乐大赛」冠军(资深媒体评分《最佳舞台魅力奖》、最佳人气奖、冠军第一名);台湾新北市乐坛新星(传统音乐组别唯一获奖者);台湾学生音乐比赛古筝高中专业组特优第一名;台湾国乐学会弹拨器乐大赛筝青少年组特优第一名;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协奏曲比赛-「必也射乎」器乐大赛第一名;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南艺之星」协奏大赛第一名;台湾高雄市议长杯音乐比赛古筝青少年专业组特优第一名;卫武营音乐比赛古筝青少年专业组独奏特优第一名;台南艺术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中央音乐学院台湾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艺术经历:2023年受邀第十三届台湾竹堑国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与著名指挥家刘江滨与新竹青年国乐团共同协奏演出《云裳诉》。2023年参与录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等级培训古筝课程,为台湾首位录制课程之讲师。2022年受邀出席「兰城国际音乐节」担任古筝新作品《云舞》协奏首演。2021年受聘为北京中筝文化古筝专业教师。2021年获选为新北市乐坛新星(传统音乐组别唯一获奖者),并于新北市成功举办「当代新语筝声音黄伟杰古筝跨界音乐会」。2020年于成功于台湾艺术大学音乐厅举办「黄伟杰与他的学生—古筝慈善音乐会」,获得了极大的回响。2020年受聘担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师古筝师资认证讲师。2019年受中央电视总台CCTV节目邀请,录制古筝与钢琴作品《望春风》。2019年获选入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中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独奏及重奏组复赛。2019年编定书籍《筝与钢琴》,出版于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2019年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举办「黄伟杰古筝硕士毕业音乐会」。2019年11月于北京知音堂举办黄伟杰古筝乐享专场音乐会。2018年3月受邀与台湾国乐团于台北两厅院音乐厅担任古筝协奏《孔雀东南飞》。2017年12月受邀参与首届中国古筝春晚,是台湾第一位受邀的古筝演奏家。2017年12月受邀古筝协奏新作品《浮生如梦》,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协奏,为首位与学院乐团担任协奏的台湾青年古筝演奏家。2017年10月于台北两厅院音乐厅与台湾国乐团合作古筝协奏曲《阿拉贝斯克》,并与著名指挥家阎惠昌先生同台演出。2017年受聘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评委。201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继续攻读古筝演奏专业,并师从袁莎教授。2017年6月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王府音乐厅举办「2016台湾国乐团NCO器乐大赛冠军-黄伟杰古筝专场音乐会」,受到了广大的好评及回响。2015年于北京知音堂成功举办个人首场古筝独奏会《听,一位来自台湾男孩与他的古筝故事》。2012年再次获选「南艺之星」并于高雄至德堂担任古筝协奏《海鸥》。2009年获选为南艺之星并于台南艺术大学国乐系演奏厅「初生之犊不畏虎 - 南艺之星音乐会」担任古筝协奏《云裳诉》。曾与台湾国乐团、台湾新竹青年国乐团、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台南艺术大学民族管弦乐团进行合作演出,多次获邀赴各地进行演出及课程巡讲,如台湾、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湖南、广州、苏州、长春、宁夏、兰州、新疆、浙江、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演 出 曲 目ㄧ、《忆故人》 梁在平 曲筝:黄伟杰二、《北蔡口》 梁在平 曲筝:黄伟杰三、《捣衣曲》 琴曲/ 梁在平改编筝:黄伟杰 箫:王品予四、《绵答絮》 南音/ 梁在平改编筝:黄伟杰 箫:王品予五、《高山流水》 梁在平 曲筝:黄伟杰(其间将演奏在“梁氏筝乐技法发展与传承—以中国台湾筝乐作品为例”版块中的典型乐句示范)①《孔雀东南飞》郑德渊 曲 ②《阿拉贝斯克》樊慰慈 曲六、《壮士行》(首演) 古琴曲 梁在平作曲 黄伟杰移植筝:黄伟杰引申阅读——梁在平(1910年~2000年 ),出生于河北高阳世家,从中学读书时就热衷于民族民间音乐,尤爱琴、筝,乃艺承名家传授,学筝于史荫美、魏子猷两位老师。1938年,曾自费刊印中国古筝有史以来第一本筝谱《拟筝谱》,填补了“筝无专谱”的空白。1953年,与高子铭合组台湾“中华国乐会”,任理事长长达二十五年。曾出游世界各国,并常以独奏会的形式宣扬古筝文化。他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创办了“琴韵筝声社”,其一生中所创编的筝乐有六十余首,所传奏的筝乐保留了浓厚的文人风格,是台湾筝乐发展的先驱,被誉为“台湾古筝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