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山公园音乐堂,古筝名家王中山将携顶尖弟子,以"九派筝曲"为脉络,展开一幅纵横千里的中国音乐地图。这不仅是古筝艺术的巅峰呈现,更是一场融汇传统精髓与现代创新的文化雅集。
“茫茫九派流中国”源自于毛泽东登黄鹤楼时所作《菩萨蛮·黄鹤楼》。音乐会上,您将欣赏到《苏武思乡》河南乐曲,《碰八板》山东乐曲,《柳青娘》潮州乐曲,《杜宇魂》客家乐曲,《海青拿天鹅》浙江乐曲,《莲花浮记》福建乐曲,《秋夜筝》陕西乐曲,《出钢》延边乐曲,《祝酒歌》内蒙乐曲。九首乐曲横跨南北,从潮州的婉约到蒙古的豪迈,一场听尽中国筝乐地理志!
古筝名家王中山以毛泽东的诗句为音乐会命名,既彰显古筝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暗合“传统与时代共鸣”的深意。这场音乐会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以筝为笔的文化书写。当《祝酒歌》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相信您会理解何为"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深意。
演出日程
7月15日 周二 19:30
“茫茫九派流中国”
—王中山师生古筝音乐会
古筝/讲解 | 王中山
古筝 | 刘碧玥 杨晓领 倪一鸣
叶俊灵 刘久暄 李姿
刘行 吴振英 焦麒睿
钢琴 | 计璐
打击乐 | 郑瑀
曲 目
《苏武思乡》河南乐曲
《碰八板》山东乐曲
《柳青娘》潮州乐曲
《杜宇魂》客家乐曲
《海青拿天鹅》浙江乐曲
《莲花浮记》福建乐曲
《秋夜筝》陕西乐曲
《出钢》延边乐曲
《祝酒歌》内蒙乐曲
票 价
30 60 90 120元
购票二维码
*演出曲目、阵容请以当日为准
演出阵容
古筝/讲解:王中山
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古筝主课课程负责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中国弹拨乐表演艺术”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并获“中国杰出民乐演奏家”光荣称号。
在古筝演奏方面,王中山先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音乐表现细腻、传神,音色柔美而亮丽,善于用情绪化的音乐语言表达理性化的思维。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第一名。他举重若轻的弹奏技巧、飘逸洒脱的“王者风范”令人瞩目,被誉为“筝坛圣手”、“中国古筝艺术领军人物”。
在古筝技法开拓方面,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 1986 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创造性地运用轮指技法、并在中国筝上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演奏,丰富和增强了古筝双手演奏技能;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为之一新。目前,这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在古筝创作方面,他为国家核心刊物撰写文章多篇,创作和改编许多古筝独奏、重奏、合奏乐曲,部分作品被列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教学曲目,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考级机构的高级曲目。中国最权威的民族器乐大赛如: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金钟奖”、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乐大赛等,把他的部分作品作为这些权威赛事的规定曲目。在古筝教学方面,成果显著,其学生多人在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国内及国际顶级专业比赛中屡获殊荣,倍受关注。培养出的部分优秀学生已成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古筝演奏家和专家教授。
作为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集大成者,在教学之余,他还参加中央电视台等机构主办的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并在数十部全国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配乐。先后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等书籍和音像制品,发行了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和数十张教学光盘。曾出访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大力推广古筝艺术。在国内外近百个大中型城市,先后举办了数百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和最受欢迎的古筝艺术家之一,他迄今保持着古筝演奏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多的纪录。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海内外报刊杂志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宣传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创作演奏的《溟山》、《云岭音画》等乐曲,并作专题介绍。
古筝:刘碧玥
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古筝表演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
曾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决赛第八名;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复赛入围奖;文旅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组合类展演奖(原文华奖);2024 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 乐(民族器乐)展演 A-1 组第一名;北京音乐家协会第四届“敦煌杯”北京国际民 族器乐大赛专业青年A组金奖;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第二届古筝分级大赛青年专业一组金奖等重要奖项。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艺术实践单项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先进个人”称号等。
古筝:杨晓领
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在读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林大雄教授(理论导师)。曾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师从青年古筝演奏家李瑜副教授,古筝教育家、演奏家樊艺凤教授。
曾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决赛入围、入选文旅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弹拨青年A组最高奖(原文华奖)、入选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至今已成功举办多场个人专场音乐会,参演十余场大型演出活动,首演多部筝乐新作,并受邀赴香港、韩国、新加坡、挪威等国家地区进行交流访问。
其演奏风格沉稳细腻、真诚无华,专注于音乐本质、富于个人思想。积极探索传统筝曲之纯粹韵律,现代筝曲之极致张力,音乐语言之平实达意,力图展现自在自性、纯真质朴的内心世界。
古筝:倪一鸣
中国音乐学院古筝博士一年级在读,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10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帆老师。2016年考入学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师从胡菁副教授。期间曾得到王中山教授、吴青副教授的悉心指导。2021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王中山教授。2024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继续师从王中山教授。
主要获奖经历:2022年入选首届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计划”;2023年获第四届“敦煌杯”古筝比赛职业青年A组“敦煌古筝新星”第一名;2024年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优秀展演”(第一名)。
古筝:叶俊灵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筝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自幼启蒙于马秀艳老师、闫志忠老师、闫明老师。曾受教于林坚教授。2010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古筝专业,师从任洁教授、詹倩老师。201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在读期间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2020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学士学位,同年以古筝专业第一名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跟随王中山教授继续深造。
多次参与CCTV器乐录制、腾讯视频《邻家诗话》节目录制,在读期间于中山音乐堂参演王中山师生古筝音乐会。2019年参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2023年受邀参与第三届国际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开幕式演,2024年参与“筝乐青蓝·国音飘香”古筝新作品音乐会,首演由青年作曲家陈哲创作的古筝独奏作品《客而家焉》。
古筝:刘久暄
中国音乐学院筝演奏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会员。201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本科期间自二年级起师从温展力副教授学习第二专业作曲。
主要作品有:民族管弦乐《心中的风》、筝独奏《山行》(获2024年中国筝原创作品评选“十佳优秀作品”奖)、民族室内乐《千里》(获2024年第三届敦煌奖——中国民族室内乐与独奏新作品展评活动“评委会特等奖”)《云》(新艺民族室内乐团委约)、《第一古筝三重奏》、筝二重奏《手谈》、小阮与大阮《相和歌》、中音板胡与钢琴《幽默曲》(获2024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优秀胡琴作品征集活动“优秀胡琴作品展演”奖)等等。
古筝:李姿
中国音乐学院筝演奏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1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2022年获本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曾获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金奖;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复赛入围;第四届“敦煌杯”古筝艺术菁英展演职业青年A组“敦煌古筝新人”;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古筝专业A-1组三等奖。曾参与北京世园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东方的墨韵》、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闭幕式演出、中国音乐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开幕式音乐会。
古筝:刘行
中国音乐学院2023级古筝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10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小,2012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胡彤彤教授,学习期间曾受吴青副教授指导。2018年以古筝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专业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本科期间加入“指韵弦和”筝团,参与多场古筝专场音乐会。2023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古筝专业硕士学位,师从王中山教授。
曾获湖北省首届古筝分级大赛中获少年专业组金奖;首届秦岭杯陕西筝曲大赛专业少年组一等奖;第六届“长江钢琴杯”甲组器乐组古筝一等奖;武汉音乐学院“学院杯”古筝青年组三等奖;入选武汉音乐学院第二层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21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武汉音乐学院校内选拔赛古筝组第四名。曾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百人古筝录制、中山音乐堂“筝嵘岁月”王中山师生古筝音乐会。
古筝:吴振英
中国音乐学院2023级筝演奏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19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师从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宋心馨副教授。2022年获研究生推免资格,跟随王中山教授学习。
重要演出及获奖经历:2021年参演“国音筝韵”王中山教授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古筝专场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筝扬国韵”纪念曹正百年诞辰古筝音乐会;2022年获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展演活动职业组组合组“民乐之星”(最高);2023年获2022第四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职业青年A组“敦煌古筝新人奖”;2024年入围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组合组。
古筝:焦麒睿
中国音乐学院研二古筝专业学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24年起,跟随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伽倻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金星三学习伽倻琴。本科师从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宋心馨副教授,期间跟随中国音乐学院副校长黄虎教授辅修音乐学第二专业。曾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跟随焦力教授习筝。
钢琴:计璐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钢琴艺术指导,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专业青年组优秀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金奖伴奏。香港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专业组二等奖,韩国大邱世界音乐剧节组委会最高奖项--DIMF特别大奖:2008 年受邀参与著名音乐人三宝原创音乐剧-《蝶》,担任键盘手,并进行全球巡演,受邀与《妈妈咪呀》原版艺术指导Mike 合作,担任《妈妈咪呀》音乐剧中文版艺术指导;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参与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潘德列斯基-演出季,任钢琴演奏和 celesta 演奏;多年来一直参加北京市惠民系列演出暨中山音乐堂打开艺术之门系列音乐会的演出;多次受邀与国内外知名乐团合作演出,并与中国三大男高音合作专场演出;多年来,活跃于国内外重要音乐会及重大比赛中,连续两届参加中国最高等级赛事--金钟奖,参与指导的选手均获得优异成绩;近十年来,随王中山教授在国内外进行古筝专场音乐会巡演多达百场以上,受到好评。
打击乐:郑瑀
中国青年打击乐演奏家、PAS(中国)国际打击乐艺术协会理事、日本大坂国际音乐比赛最高奖获得者、文华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民乐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民乐团特聘专家。鼓风打击乐团,soul灵魂室内乐团,新九州室内乐团首席打击乐。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方国庆,焦山林,王以东教授。作为新生代的打击乐演奏家,他是集古典,民族,流行的跨界音乐人。与不同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有着广泛的具有影响力的深度合作。在2018年荣获日本大阪国际音乐比赛室内乐组合最高奖。
作为演出策划人,他成功策划主办了《无界I》“玩转民乐”、《无界II》“侠骨柔情”、《无界III》“岁月如歌”、《无界4》“经典永恒”系列音乐会和纪念皮亚佐拉逝世25周年《永远的皮亚佐拉》《吹响吧!童话的号角!》《指尖上的幻想》《疯狂DE节奏》等风格多样的音乐会并深受观众喜爱。2008年参加全国打击乐作品比赛(成都),获得个人演奏金奖。同年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演出音乐打击乐部分的演奏录音工作。2012年参加第四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比赛,获得传统组合金奖。近些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四川卫视跨年晚会,《我是歌手》《中国之星》《造梦者》《风华国乐》等节目录制。曾受邀为冯小刚电影《芳华》姜文电影《邪不压正》配乐录音。他合作过的歌手有刘欢,成龙,龚琳娜,谭维维,Gai,郭峰,程璧等。曾于美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Michael Udow合作,世界首演《The Abyss of Time》,2013-2014连续两年受邀参加韩国泗川国际打击乐音乐节,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14年受文化部邀请参加阿尔及利亚“Andalouse”音乐节。2015年受芝加哥交响乐团邀请参加中国新春专场“聆听中国”音乐会。2015-2016年在北京举办了《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要从南走到北II》郑瑀打击乐独奏音乐会。2017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鼓乐达人》大瑀和他的朋友们打击乐音乐会。2018年在成都举办了《大瑀和他的朋友们》千人户外打击乐独奏音乐会。2019年受文化部邀请参加“新年戏曲晚会”担任领奏。曾录制中央电视台“庆祝十九大召开”晚会担任领奏。其代表作品有《星雨》《瑰丽丛林》等。先后参演出访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20余个国家。
作为当今舞台上最为活跃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之一,每年演出达100余场,积极探索尝试打击乐与不同器乐之间的跨界表演艺术,得到了国内外专业人士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