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西安筝乐艺术周
暨第二届“朱雀杯”全国古筝展演活动章程
壹 活动背景与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古筝艺术,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促进古筝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展示古筝艺术教育成果,首届西安筝乐艺术周暨第二届“朱雀杯”全国古筝展演活动将于2025年6月至9月盛大举行。
本次活动聚焦中国筝乐艺术文化发展,通过搭建民族音乐传播与学习平台,为筝乐艺术的交流互动、学习提升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其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贰 活动主题、时间地点
首届西安筝乐艺术周暨第二届“朱雀杯”全国古筝展演活动
主办单位:
中国乐器协会
西安音乐学院
承办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
西安音乐学院资产公司
协办单位:
陕西省秦筝学会
西安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
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处
西安朱雀乐器有限公司
西安朱雀琴行有限公司
活动时间:2025年9月19日-23日
活动地点:西安音乐学院
叁 组织机构
(一)首届西安筝乐艺术周
策划:
仲廷虎 陈 勇
执行策划:
哈 睿 呼延梅文 高纯华 张小东 邢之美
艺术顾问:
魏 军 曲 云 周煜国
成员:
吴思雨 高 伟 曲明明 宋 薇 樊艺凤
雷 华 翟 源 李 瑜 魏月明 李 婉
(二)第二届“朱雀杯”全国古筝展演活动
主任:
仲廷虎 孙瑞勇
执行主任:
呼延梅文 高纯华 张小东 薛 莲
总监审:
魏 军 曲 云 周煜国
监审组:
哈 睿 邢之美 刘 勇
秘书组:
曲明明 宁志远 马晟皓
成员:
徐胜利 陈格静 曹 瑾 张 洁 陈强强
肖婷婷 高志全 白 栋 赵 倩 黄继珍
王 丹 张 欣 净 晗
展演评委主席团
主席
周望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巴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筝派重要代表人物。
周望自幼跟随其父陕西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学习秦筝,先后师从高自成、曹正、项斯华、杨秀明、范上娥、史兆元等各派筝家名师学习。从1977年担任中央歌舞团独奏开始一直活跃在国内外乐坛,不遗余力弘扬推广秦筝艺术,1979年首演录制《秦桑曲》,先后录制《姜女泪》《凄凉曲》《道情》《百花引》《倾杯情》《新番罗江怨》等一批秦筝经典作品。出版个人专辑《高山流水》、《北派传统精髓》、《名家名曲》CD光盘、《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筝考级》DVD光盘、《名师周望师生现场音乐会--表演艺术黄金十四年》等DVD光盘。发表学术论文《秦筝 秦人 秦声》、《古筝名称及其由来》。演奏教学四十多年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古筝演奏人才,他们不仅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大赛、文华奖比赛、CCTV中国电视器乐大赛三项国家级大赛中荣摘金夺银,还活跃着当今舞台上。
多次荣获中央音乐学院最高荣誉奖——“金校徽”奖、多次荣获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多次荣获文华奖展演“园丁奖”。并在2016年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2018年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24年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荣誉称号。
创作方面整理改编陕西筝曲《老龙哭海》、《欢音曲》、《明妃怨》(二胡古筝二重奏)等,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黄枕宇教授共同创作古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声声慢》、《映像》。其业绩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名人录》、《华乐大典·古筝卷》典籍。
樊艺凤
古筝教育家、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安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秦筝学会荣誉会长、陕西筝派代表传人之一。西安市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陕西省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陕西省教育基金会公益慈善大使。西安朱雀乐器有限公司艺术顾问。
副主席
薛莲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教授;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秦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双高计划”专业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秦筝学会会长、长安筝团艺术总监;中国艺术职教学会音乐专委会副秘书长。
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荣获陕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优秀教材二等奖、科研成果三等奖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创作筝独奏曲《遐思》荣获新作品二等奖,监制并主演跨界融合筝乐剧《丝路筝途》参演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获评优秀剧目;出版独奏CD《秦筝雅集》《陕西筝曲精品课程》;策划组织陕西筝乐艺术活动,于海内外举行讲座、音乐会百余场,为推动秦筝艺术多元化发展,践行长安乐派的传承与创新做出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曲明明
古筝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师承于尹群、周延甲、樊艺凤。现任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省秦筝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安筝团团长兼艺术指导;西安音乐学院“凤鸣·云裳”筝乐组合、秦筝乐团艺术指导;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评委,义乌市艺术学校古筝专业艺术顾问兼教学督导。
任教期间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的项目有:教育部项目“秦筝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广”、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舞台艺术“平湖派琵琶艺术一室内乐演奏”、“秦派二胡艺术一室内乐表演”、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运用研究”、陕西省文旅部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忆长安》等共十余项。2023年在“师德师风”教师考核中荣获优秀。工作中将专业教学及艺术实践中积累的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和总结提炼,潜心钻研。撰写并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以及2部专著。
从教数余年来,兢兢业业,成果斐然,多名学生在“金钟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海内外各大比赛中获得金、银、铜奖及入围奖。本人获得西安音乐学院双年度表彰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音乐奖器乐大赛古筝教学园丁奖以及多项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年组建“凤鸣·云裳”筝乐组合参加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获“传统组合”决赛奖项和首届《南洋杯》国际艺术节暨国际华乐大赛金奖,并在2020年陕西省器乐大赛中获得“优秀重奏组”。
从艺二十余载,演出逾百场,于西安、成都、北京、义乌、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等海内外多地举办音乐会、讲座,担任赛事评审及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陕西筝乐发展。受邀参加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9第八届中国东盟音乐周系列活动;曾参演中国首部原创跨界融合筝剧《丝路筝途》和器乐剧《湖上琵琶行一平湖派琵琶百年传承纪事》,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并且多次举办个人音乐会及教学与实践师生系列音乐会,为推动秦派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专家评委团成员
按姓氏首拼排序
陈蔚旻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广东省古筝学会会长。陈蔚旻自幼随父亲——“南国筝界第一人”之称的陈安华教授习筝,先后师承著名古筝演奏家何宝泉教授、孙文妍教授、李婉芬教授等名家。陈蔚旻现就职于广东省星海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任弹拔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工作以来,陈蔚旻秉承传统与现代并重的教学理念,长期致力于古筝教学改革的工作,并活跃在国内、国际的表演舞台上,成功举办个人和师生音乐会数十场,积极推动岭南筝派和古筝事业的发展。在校期间,陈蔚旻承担着多项国家级、省级、院级科研课题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多元音乐表现力与丰富演奏技巧相结合的新型岭南筝派传承人,所教授的学生在中国音乐“金钟奖”、上海之春敦煌杯古筝展演、“盛世华筝”国际青少年古筝比赛、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多人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入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优秀人才计划”等。作为“南派”的代表性传承人,陈蔚旻的演奏音色明亮且华丽,既有南派的典雅、细腻,又有北派的稳健、热烈,在气韵流动中造就一种高贵秀丽的演奏风格。
范冉
天津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十大古筝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器乐协会会长。
范冉连续两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得主;中国音乐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得主;中国音乐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优秀精品课得主。
贾晓莉
现为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古筝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羽之韵”筝乐团、“五弦”室内乐团艺术总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首批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器乐演奏人才”,沈阳音乐学院中青年音乐表演拔尖人才。
作为筝独奏和室内乐演奏家,常年活跃于国内外舞台,并在多项重要专业赛事中担任评委。擅长演奏传统与现代音乐融合作品,对多声筝与伽倻琴有探索性实践,举办了多场个人及师生音乐会,首演《梁山意像》《洛水辞》《山水情》《敖鲁古雅》《菩提》《打令调》《忆》等多部作品。2012年于中央音乐学院举办《梁山意象》独奏协奏音乐会,著名指挥家许知俊执棒。2024年于长春长影乐团举办《梁祝》诞生65周年纪念暨何占豪作品独奏音乐会,首演交响乐版《山水情》(由著名指挥家范焘执棒,何占豪先生亲自指挥《梁祝》)。于2024年在温岭市大剧院与林乔 高百坚 陈其俊 赵来洲等潮州筝派名家共同呈现潮音筝韵——贾晓莉古筝专场音乐会。多次参与国家和省大型演出活动,出访美国、奥地利、德国、法国、韩国、南非、俄罗斯等世界各地交流演出。受邀CCTV音乐频道“风华国乐”、2023年辽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节《灯火暖神州》等节目的录制;受邀第五届沈阳中外文化交流展、顾冠仁民族器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沈阳音乐学院建校80周年系列活动、多次在沈阳新春民族音乐会等音乐会担任独奏,受邀中央音乐学院首届民族音乐节、美国罗斯福大学中外交流音乐会担任独奏、室内乐古筝声部以及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交流展担任室内乐伽倻琴声部及罗马尼亚特兰西马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及布加勒斯特国立音乐大学交流讲学等。
近年来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主持了多项省级、院级课题,主编了《沈阳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古筝)》,参与编订录音《何占豪古筝重奏作品集》,出版了《贾晓莉古筝演奏基础教程》(编著)、《古筝艺术研究》(专著)。主讲课程《中国器乐演奏(古筝-现代筝曲)》入选2022年辽宁省一流本科课。2023年荣获院级研究生教学示范课教学名师。主讲的古筝精品课——《古筝协奏曲山水情》入围文旅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指导羽之韵室内乐团入围文化和旅游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前身“文华艺术院校奖”),指导五弦室内乐团入围文化和旅游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并荣获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乐种组合奖以及荣获2024年辽宁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焦力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四川音乐学院古筝教授、古筝演奏和中国乐器研制双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艺术硕士。“蜀音”筝乐团团长、艺术总监,“蓉域”室内乐团团长、艺术总监。成都城市音乐厅签约艺术家、成都筝会会长、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担任包括“金钟奖”在内的全国各级大赛评委。任教至今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所教学生多次在全国各级比赛中获奖。举办近百场独奏音乐会,演出足迹遍及全球。
2000年组建了“蜀音筝乐团”,2022 年组建“蓉域室内乐团”, 先后组织参加了上百场专场音乐会,并应邀出访韩国、南非、泰国、香港、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了《临安遗恨—焦力古筝独奏专辑》、《蜀音筝韵》、《四川省古筝考级标准曲目》等CD、VCD专辑,参与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持的《蜀风新韵》CD专辑的录制。
发表《论古筝的演奏音色》、《论古筝的滑音》、《和——论筝乐演奏中美的塑造》等多篇论文;出版了《古筝入门基础与提高》、《中国筝曲集粹》、《焦力古筝作品集》等专著。先后移植改编十余首古筝作品。2021 年主持研发的古筝—忘归,取得国家专利局设计专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分别作了专题和报道。
刘乐
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第一名获得者,两届央视“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蝉联入选者。浙江音乐学院艺术处副处长、国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浙江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青年文联副会长、省青联委员、省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省非遗传统音乐委员会副会长、杭州市政协委员。
作为当代最活跃的古筝演奏家之一,他的音乐足迹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地区,与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华沙交响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哥德堡交响乐团、哥本哈根交响乐团、奥胡斯交响乐团、越南国家交响乐团、新加坡华乐团,以及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等三十余支中外职业乐团成功合作古筝协奏曲。他还曾登上“Warsaw autumn"、"Ultima"、"ISCM"等全球十余个国际音乐节,并在北上广深、旧金山、奥斯陆、新加坡等国内外80多个城市演出百余场独奏、师生、作品专场音乐会。
刘乐近年来积极致力于古筝新作品的创作与推广,曾创作有《袖梦》、《今夕》、《翠语》、《侬》、《青春丝路》等三十余首音乐作品,其作品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艺术院校教纲教材,并常年在国内外广泛上演。此外他长期与国内外作曲家合作,曾世界首演了《开启》、《兰亭》、《尘1》、《江月》、《爱在水天之间》等十余首大型古筝协奏曲。作为一线教师,他指导的学生先后在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展演、全国艺术职业技能大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国家级赛事中获奖。
罗晶
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浙派筝艺市级非遺传承人,罗晶古筝艺术团、和风韶华筝乐团艺术指导。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何宝泉、孙文妍伉俪。曾任职于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并任筝首席。她培养的学生曾多次在重大赛事中获奖,如文华奖、白玉兰国际大赛等。
她于1999年于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举办首场独奏音乐会,之后于香港、台湾、上海、扬州、四川、西安等地举办独奏音乐会,曾先后出访欧洲、亚洲、澳洲、北美洲、台湾和澳门等二十几个国家及地区。
首演作品有《茉莉芬芳》《姊妹歌》《临安遗恨》(1992年),《山水》(2001年),《牡丹亭》(2006年),《西施》(2010年),《靜好,靜好》(2013年),《英雄泪》(2021年),《江河风月》(2023年),《雅歌》(2024年),《新海青拿鹤》(2025年)。2021年编辑出版《顾冠仁古筝重奏、合奏曲集》并录制专辑,2022年编辑出版《筝技小曲》,2023年编辑出版《上海浙派筝艺》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考级曲集(2022版)》。曾录制了《罗晶古筝专辑》《浏阳河》《恒春耕农歌》《川江情》《月儿高》《将军令》《高山流水》及《筝缘》等几十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盛秧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古筝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九三学社浙江省文化艺术服务团常务副团长兼秘书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领军人才,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宣传文化领军人才。浙派古筝主要代表人。
宋心馨
当代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筝专业副教授,目前我国唯一一位集中国音乐界最高等级的三大赛事金奖于一身的古筝演奏家。
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金奖,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金奖,中国电视最高奖“中央电视台全国民族器乐大赛”金奖,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十大古筝演奏家。
先后师从中国著名筝演奏家、教育家王中山、李萌教授。曾多次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的身份出访世界各国,也曾与荷兰阿姆斯特丹新音乐团、Atlas Academy新音乐团、俄罗斯圣彼得堡室内乐团以及世界一流管弦乐团及现代室内乐团合作。曾多次受邀在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演出并担任独奏。
2019年成立溯筝团并担任筝团团长,带领筝团举办专场音乐会数十场,并广受业界与大众的喜爱。她的演奏内心张力极大,激情洒脱的同时不失冷静,真诚而具深刻性,达到了情感与理性的极致平衡,这已然使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演奏家之一。
王译茁
青年古筝演奏家,哈尔滨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副教授,黑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本科及研究生部。曾任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古筝教师、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资格认证主讲教师。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李萌教授、袁莎教授。
第九届黑龙江省文化厅器乐比赛青年组一等奖第一名;第七届黑龙江省文化厅器乐比赛青年组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学成果展示指导教师一等奖;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黑龙江赛区一等奖第一名;新加坡国际华乐比赛古筝专业青年组金奖;“敦煌杯”古筝器乐大赛、“国韵杯”民族器乐等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24年度全省优秀艺术科研成果三等奖;其所教授的学生多人次考取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综合类大学,指导学生获省级奖项百余人次。
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主持多个厅级项目等。
曾参加“圣彼得堡冬宫中俄建交七十周年专场音乐会”、“中国34届哈尔滨之夏民族管弦专场音乐会”;“国家大剧院乐咏龙江'民族交响乐音乐会”;“2025索契冬季国际艺术节 —'金砖'国际会议专场音乐会”;“丝路和韵—中俄民族音乐盛典专场音乐会”等演出中担任独奏、领奏。
在北京、哈尔滨、深圳、广州、青岛等地举办个人古筝专场音乐会。多次受邀 CCTV 《风华国乐》录制。近年来,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全国性的古筝巡讲百余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尹璐
古筝演奏家、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主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
长期从事古筝教学、研究与舞台艺术表演。多次出访美国及亚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发表《客家筝乐的文化属性及其审美特征研究》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合作编著《中国古筝名曲“悦”读》《湖北弦索乐曲集》,录制出版《山水筝韵》《行者》等多张个人独奏专辑,荣获武汉音乐学院“教书育人青年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肆 组别设置
1.独奏非专业组:非艺术院校在读学生及古筝爱好者
儿童A组
8周岁及以下
2016年10月1日以后出生
儿童B组
9 — 11周岁
2013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出生
少年A组
12 — 14周岁
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出生
少年B组
15 — 17周岁
2007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出生
成年组
18周岁以上
2007年9月30日前出生
2.独奏专业组:各艺术院校在读生、毕业生及艺术院团演奏员
专业
少年组
12—17周岁
2007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出生
专业
成年组
18周岁以上
2007年9月30日前出生
3.非专业组合组:
由非艺术院校在读学生及古筝爱好者组成的古筝团体组合(年龄不限,不可使用电子音乐伴奏)
4.专业组合组:
由各艺术院校在读生、毕业生及艺术院团演奏员组成的古筝团体组合(年龄不限,不可使用电子音乐伴奏)
伍 曲目要求
独奏
非专业组
自选一首乐曲,作品风格不限,
儿童A组、B组时长3分钟内;
少年A组、B组、成年组时长4分钟内;
可自行删减,超时叫停但不影响成绩。
初选与终选曲目可重复。
独奏
专业组
自选一首乐曲,作品风格不限,时长5分钟内;可自行删减,超时叫停但不影响成绩。初选与终选曲目不可重复。
组合组
自选一首乐曲,作品风格不限,时长8分钟内;可自行删减,超时叫停但不影响成绩。
陸 展演形式及时间
展演形式:独奏、重奏(组合)
赛程安排:初选线上报名、线上评比;全国总展演报名由省区市推送、线下评比
1.省区市初选(独奏组、组合组)
报名时间:详见各省区市活动章程
入围总展演名单公布时间:8月31日
2.总展演(独奏组、组合组)
报名时间:2025年9月1日—2025年9月5日
总展演时间:2025年9月20日
总展演地点:西安音乐学院
柒 报名方式
省区市初选为线上选拔,报名详见各省区市展演活动章程。入围总展演选手由各省区市统一填写推荐表报送至总展演组委会。
捌 录制要求
1. 初选所提供视频内容必须一次性录制完成,不允许剪辑(视频文件只能采用一个固定镜头不间断录制,画面清晰、演奏者和乐器须正常进入拍摄镜头,声音和图像须同期录制,不得采用任何视频、音频编辑手段)。
2. 采用横屏录制,拍摄环境整洁,无杂音干扰,着装整齐,视频中不得出现演奏者以外的人员,不得出现任何可能影响公正评判的信息或标识(如曲目、姓名、展演号、背景、字幕等)。
3. 视频为MP4或MOV格式,不超过200MB。
玖 展演荣誉
1.分区展演中,初选获奖选手证书由全国总展演组委会统一颁发,分区组委会提供三台朱雀奖品筝。专业组、少年组、儿童组各奖励朱雀古筝一台(每组别一台,由分区组委会根据展演综合表现评定归属),晋级总展演选手将角逐更高荣誉。
(1)独奏:初选参演者按照所获分数的高低排序,分别获得朱雀之星、妙指之星、新锐之星、未来之星,并颁发荣誉证书;获得朱雀之星参演者进入总展演。
(2)组合:初选参演组合按照所获分数的高低排序,分别获得和鸣之星、和韵之星、群贤之星,并颁发荣誉证书;获得和鸣之星——第一名参演组合进入总展演。
2.总展演按照所获分数的高低排序,独奏组分别获得朱雀之星、妙指之星、新锐之星、未来之星。组合组分别获得和鸣之星、和韵之星、群贤之星,并颁发荣誉证书。总展演独奏各组别前三名选手、组合组各组别第一名团队将获得西安朱雀乐器有限公司提供的朱雀牌古筝一台。
3.所有进入全国总展演参演者指导教师,将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将颁发优秀组织奖。
拾 相关活动内容
1.“朱雀之夜”名家名曲音乐会
2.“朱雀杯”颁奖典礼暨获奖选手音乐会
3.朱雀名家讲坛(四场)
4.学术研讨会
5.朱雀乐器新品发布会
6.朱雀乐器声学品质鉴定交流会
(参加总展演选手可领取“朱雀之夜”名家名曲音乐会门票一张,并且可预约四场讲座其中一场。)
备注:具体安排在2025年8月官微公布
拾壹 注意事项
1. 所有参演者一经报名,即表明承认本章程,必须遵守本次活动的各项规定。
2. 因参演者提交资料有误,或因个人原因致使无法正常参与活动,后果自负。
3. 主办方拥有本次展演所有音像的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权及音像制品表演范围内的使用权。参演者有义务参加主办方组织安排的公益性演出活动。
4. 总展演期间,选手交通、食宿费用自理。少年儿童参赛选手必须要有监护人陪同,选手在场外的人身安全完全由本人和监护人负责。组委会只保障选手在赛场内比赛时的人身安全。
5. 参演选手需背谱演奏,伴奏自理。
6. 进入总展演选手须按组委会通知展演时段按时到场,逾期视为弃权。
7. 总展演场地备有G调、D调、A调朱雀牌古筝各一架(总展演自带乐器须为本次活动指定用筝朱雀古筝,线上初选用筝不指定品牌)。
8. 参演选手需着正装,专业组选手需着演出服。
9. 本次展演相关信息将会第一时间在“朱雀乐器”公众号发布,请大家持续关注。
10.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展演组委会所有。
拾贰 分区报名咨询
陕西分区 曹老师 13772022966
甘肃分区 罗老师 18700996087
新疆分区 李老师 18092776519
宁夏分区 严老师 17711880502
河南分区 张老师 18569986426
河北分区 王老师 16603119286
山东分区 王老师 18162079799
广东分区 赵老师 13711098719
上海分区 桑老师 13564687578
深圳分区 陈老师 18620432060
北京分区 刘老师 13220125653
广西分区 朱老师 19195808623
东三省分区 赵老师 13252525410
湖南分区 黄老师 19376877213
云南分区 肖老师 17687100808
山西分区 高老师 13753178333
江苏分区 唐老师 19822667164
四川分区 周老师 18702849294
湖北分区 张老师 18607118444
拾叁 赛事咨询
黄老师 15319982498
赵老师 18710688844
首届西安筝乐艺术周组委会
第二届“朱雀杯”全国古筝展演活动组委会
2025年6月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