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潮州筝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丁燕娜接受佛山大学“友你真好”实践团采访,展开了一场关于潮州筝的深度对话。从技艺传承到农文旅融合,从传统精髓到现代创新,丁燕娜以亲身经历与专业见解,为大家揭开潮州筝的神秘面纱,更以一曲现场演奏,让潮州筝的悠扬韵律跃然耳畔。
一、缘起:从专业教学到文化使命
丁燕娜自2003年从汕头戏曲学校潮州音乐专业毕业后,便投身古筝教学。2004年,她因缘结识潮州筝学会会长辜玉斌老师,系统学习潮州筝。
十年后,一封筹备纯潮州筝音乐会的信件彻底改变了她的认知——“我们是谁?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这封信让她意识到,潮州筝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血脉的传承。从此,她以敬畏之心重新规划人生,成为这一非遗技艺的坚定守护者。
二、潮州筝:独特技艺与风格
潮州筝以“风格鲜明、色彩浓郁、清秀优雅”著称,其变奏技法繁复自成体系,被誉为“中国传统筝派之冠首”。丁老师介绍,潮州筝形制保留“天圆地方”的古老设计,沿袭轻六、重六等五大调式,拥有《寒鸦戏水》《昭君怨》等数百首经典曲目,更以“二四谱”记谱法与“筝诗”体系独树一帜。
“潮州筝的精髓在于左手技法。”丁燕娜现场演示了疏颤、虚颤、点颤等颤音,以及圆揉、方揉、前滑、后滑等细腻处理。她强调,这些技法赋予潮州筝“韵味悠长”的独特魅力,是区别于其他流派的关键。
三、传承现状:墙内开花,墙外飘香
目前,跟随丁燕娜学习潮州筝的学员超百人,本地学员增至50人。她坦言,年龄较小的学员易混淆调式弦序,需借助仿古钢丝筝辅助教学。尽管潮州筝已成为音乐院校考级必修科目,但如何让这一非遗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仍是长期课题。
四、现场演奏:一弦一柱,梦回潮州
采访间隙,丁燕娜即兴弹奏一曲《柳青娘》,清越的音色与细腻的技法交织,将潮州筝“清秀优雅、韵味悠长”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展望:让潮州筝成为文化输出的符号
谈及未来5-10年的期待,丁燕娜目光坚定:“希望潮州筝能真正走进大众生活,成为潮州文化输出的核心符号之一。更期待更多年轻人主动传承,让这颗明珠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
(附:佛山大学“友你真好”实践团本次走访,已专访嵌瓷、大木、潮绣等多位非遗传承人,后续将通过调研与活动,让更多非遗被看见。该团队自2013年成立以来,曾获得全国优秀调研队伍、广东省优秀调研队伍、省级重点团队、省级灯塔实践团队,多次荣获校级灯塔称号,每年都被评为重点立项队伍,撰写的报告多次获得优秀调研报告。作为学院的代表队伍,每年都以优异成绩完成三下乡实践任务。)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