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图片说明:此次某主办方的教学活动,课上并非以“竖筝”为教学,而仅仅是让在场的学员体验一下古筝竖起来“演奏”的感觉如何。同时,为后期配合短视频博主的户外剧情拍摄,进行一下排练。近日,一张图片刷屏古筝圈,想必不少筝友已经看过。所以,就让我们借此机会,来聊一聊“竖筝”……火热的“竖弹古筝”带来了泼天的富贵“流量”近年来,民乐创新、年轻化、“出圈”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诚然,民乐想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必须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想要更多年轻人喜欢,就必须推出吸引力够强的内容。传统古筝的演奏多为横弹,而“竖弹”古筝的出现(也有短视频博主“挂脖”弹),确实打破了人民群众的常识认知,这一认知也源于大家在以往的观念中,对于筝类乐器演奏方式的习惯。其实古筝竖弹的表现方式,在古早的“爱腾优”平台上已不乏有筝乐爱好者上传,以供自娱自乐。随着近些年“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一些当年的“古筝时尚”被重新拿来“翻新炒作”。竖弹,是一种积极探索新的演奏可能性的尝试。但这种创新的演奏方式,是否真的可以激发乐器本身的属性,以及演奏者在指法和技法上的运用?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那么,互联网上各个平台的筝乐爱好者们争相“模仿”,想要试试“ #礼崩乐坏# ”的背后原因,其实逻辑也很简单:一、好玩;二、跟风;三、流量。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到压力重重,工作、学习、家庭和社交等各种压力源不断挑战着身心健康。“竖弹古筝”泛娱乐化的演绎背后,是以内容浅薄空洞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表演来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放松是维护健康的关键。筝乐爱好者们,想放松一下,调节一下心情,有何不可?有错吗?没有。从“演奏难度”角度竖弹是巨大的技术挑战传统的古筝演奏技巧是建立在横弹的基础上,包括右手的托、劈、抹、挑等指法和左手的按、滑、揉、颤等技巧。竖弹时,由于古筝的摆放方向改变,这些指法的运用需要重新练习和适应。比如,在横弹时,右手的发力方向主要是向下或向内,而竖弹时发力方向可能会变为横向或斜向,这对演奏者的手部肌肉控制和力量运用要求更高。古筝,右手弹奏,左手做韵。“韵”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原生本土范畴,最早出现于秦·古书《尹文子》,其中有“韵商而含徵”之语。这里,“韵”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有“发音不同而收音相合"之意。近代学者钱钟书对“韵"也进行过界定:取之象外,得之言表,“韵”之谓也。(钱钟书《管锥篇》)。他的界定突出了“韵”是通过有形的象、情、景而创造出无限的味、意、蕴这一美学特点。对“韵”的演绎,一直是中国艺术家们最高的艺术追求,并把它看成是艺术生命之源,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高级艺术与低级艺术的根本界限。回过头来看,古筝本身是一件较大的乐器,在竖弹过程中,如何确保古筝不会倾倒,同时又能让演奏者的右手自由地操作琴弦,就只能靠“左手”扶住了。眼下又没有特殊的装置来固定,那只能牺牲做“韵”的左手。所以,我们在此类“竖筝演奏”的视频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演奏没有了“左手”,那也就失去了古筝最大的技巧——“以韵补声”。从“艺术表现力”角度谈不上美感更觉得违和假设,竖弹古筝出现在舞台上……作为观众,我会思考:古筝到底有多重?这样抱着累不累?会不会倒下来砸到人?表演艺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向观众传达情感和思想,引发观众的共鸣。选择抱着古筝进行表演可能是出于特定的创意或短视频剧情效果考虑,但这种形式需要演奏者有足够的体力和技巧来保证表演的流畅性和美感。古筝本身有一定的重量,一般在 10 公斤左右,较重的古筝在携带、移动和演奏过程中,确实会给演奏者带来一些实际的困难,比如抱着古筝行走或长时间保持抱琴姿势时会感到累,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当“竖筝”演奏者在表演中因琴重而表现出明显的吃力或姿势不够优雅时,观众很容易关注到这些细节,进而忽略了演奏本身应有的艺术美感。例如:在一些需要边演奏边移动的视频表演中,如果演奏者抱着古筝的动作显得笨拙或艰难,观众的注意力可能更多地被吸引到古筝是否会掉、演奏者是否能坚持等问题上。如果演奏者只是单纯地抱着古筝完成演奏动作(后期加工配音),而没有在情感和艺术表达上投入足够的精力,观众也的确很难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文化传承”角度本体、本业、本真丢不得民乐年轻化的潮流涌动,翻出的浪花形态各异,有得的同时难免有失。竖弹古筝并不是对传统古筝文化的摒弃,而是一种群众性的自发娱乐,但娱乐的同时不能弄虚作假。要知道,古筝是五声音阶,左手技巧的发挥,能充分弥补筝弦五声的不足。例如,按压“3(mi)”音弦可以使音高升高一个半音,得到“4(fa)”音;按压“6(la)”音弦可以使音高升高一个全音,得到“7(si)”音。这种按压技巧在古筝音乐中非常重要,能够创造出丰富的变化音,使音乐更加丰富和动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曾在采访中表示,尝试必须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坚实的艺术功力为支撑,并非人人可为。缺乏扎实的基本功,或仅仅出于吸引眼球目的而一味追求所谓的年轻化,其中恐怕就含有快餐化、表面化甚至急功近利的成分……传承并非因循守旧,创新并非面目全非,科学实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很重要,不应提倡“民乐快餐”“碎片拼盘”,更不能成为民乐发展的主流。很多“不明所以”的群众提问:如果不竖着弹,那古筝的创新又在哪里?其实,问世至今已近2500多年的古筝,关于它的创新与改革,前辈先贤们一直在砥砺前行。如今的二十一弦S型岳山古筝并不是最初的筝的形态。古筝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发展,各时期具有不同形态。目前已知的六弦和十二弦古筝被收藏在日本正仓院内,国内存留的古代古筝多为十三弦以上弦数的古筝,如娄树华的十三弦古筝,程砚秋收藏的清代十三弦古筝,杨大钧收藏的清代十四弦古筝,尹鸿兆收藏的清代十五弦古筝,赵玉斋演奏的十六弦古筝等等。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古筝得到全面的改良。1958年,张子锐改良制作了三十一弦变调筝;同年王金波、时及珍在北京民族乐器厂的支持下,制作品式截弦变调筝。1961年,开始在苏州民族乐器厂制作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等脚踏五声音阶十二调筝,和三十六弦、四十四弦脚踏七声音阶十二调筝。1963 年,沈阳音乐学院筝改小组制作了“截弦法二十一弦转调筝”,魏宏宁改良制作了滚珠转调筝。1964年,制作的“杠杆按键式二十一弦转调筝”和张力转调筝,以及四十一弦七声音阶踏板截弦转调筝、踏板张力转调筝、踏板移码转调筝等。1958年,戴闯设计的踏板式转调古筝,除了可以转调以外,琴弦改为尼龙丝缠钢弦,琴尾处岳山把传统直排岳山改为S型岳山,为现在普遍使用的S型岳山二十一弦古筝的研发打下来坚实的基础。1963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缪金林和徐振高研发制作了二十一弦S型尼龙钢丝缠弦古筝。相比古代古筝来说,S型岳山古筝的张力更大,音域更加丰富,为目前国内古筝的通用模式,成为古筝标准化生产的标本。1974年,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研制了二十六弦五声音阶转调筝。1978年,出现了移柱转调筝。同年,何宝泉在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试制了“蝶式筝”。1980年,王金波、时及珍等又设计制作了“品式截弦转调筝”。除此以外,还有陕西省艺术学院研制的二十五弦武神观音街踏板转调筝,沈阳市乐器厂的五声音阶转调筝,等等。2006 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的提议下,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李素芳和胡国平等技术团队共同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多声弦制筝。多声弦制筝又称“多声筝”,琴体共分为左、右两个演奏区域,右面区域为靠近琴头,琴码右侧的位置,共二十五弦;左面演奏区域为靠近琴尾,琴码左侧的位置,共十八弦。2013年,该乐器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乐器制作委员会评为中国民族乐器十大改革产品之一。(出处《东亚及越南类筝乐器的传承、演变和发展》彭丽颖)看完上述内容,相信大家也有了答案。古筝太“古”,其实是“伪命题”!古筝的全面性“创新”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除了对乐器形制的改良以外,琴弦材质、琴码形状等均有改变和创新在里面,这里就不引申了。最后想说,在传承传统乐器文化的过程中,既不能固步自封,完全遵循传统的演奏方式和观念,也不能因为盲目创新而丢失了传统乐器的文化内涵。偶尔竖弹一下,自娱自乐,当然可以。但如果一直以此为“标签”吸引流量,误导大众,那可就真是“面目全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