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琴伊始,老师为解决其常见的手指疲软,僵直等问题,常常过分注重手指的力量训练 , 却忽视了手腕在古筝演奏中的支撑和协调作用,致使弹出来的声音坚硬,不好听。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古筝老师。她们活泼又聪明,她们努力又勤奋。但是作为古筝老师,光有以上就够了?你还需要做到以下6点~
学琴的确是件需要慎重的事,前提就是家长的辛勤付出,最起码对孩子要有一个基本坚持的态度。若是你已经下定决心学,记得找个专业点的老师。
传统的器乐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还课和新授。 一般来说上课时,先是还课,并将在还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然后将新授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示范讲解,强调一下新授课的重点、难点;最后布置作业。
鹰爪手形是指手形僵硬,手腕高耸的手形状态,这种手形紧张,是不可取的。那么弹筝的手形什么状态才好呢?自然的手形、松弛的手形。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往往会遇到班级里的学生因年龄不同而造成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的现象。年级低的学生接受能力慢,年级高的学生课后练琴少等等情况都是导致我们学习程度不一致的原因。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练习乐曲是对学生音乐、技术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做到用“心”去练,做到技术与心灵的统一。 2、在弹传统筝曲时,老师应让孩子多听一些传统筝曲的音频,或看一些相关的视频,多感受这些筝曲的风格和韵味。 3、慢练也是必须强调的。
所谓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进而是指身体其它部分对重量的补充和结合。在弹奏中如不会使用重量,声音必然就会单薄、浮浅和缺乏表现力。
乐曲旋律和乐句的进行有“迟速”、“缓急”,亦如人说话有语调、语速之差别。
快四点练习 贴弦练习 手指指序滚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