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育家——阎丽
人物访谈 10-01 嘉宾:阎丽
喜欢
手机查看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下载中国古筝网APP

iphone应用下载 Android应用下载

相关内容

节目介绍

导读:

    阎丽是个“北大荒”走出来的农村姑娘。开朗、直爽、淳朴、勤劳、天真、善良……这些字眼,搁在阎丽身上都是对她最好的注解。而阎丽自嘲是“一根筋”的人。也许正是这种“一根筋”式的天性,才成就了她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成果——培养的屡获大奖的学生就有几十人次;编写了古筝发展史上第一部系统、全面的筝学教科书;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创办“北国古筝学会”;开设东北第一个公办古筝学习班;率先录制播出古筝教学电视节目;创作东北地区风格筝曲20余首;编写曲集、教材14册;发表学术论文10余万字……

 

 

 

本期节目内容

 

 

从“北大荒”走出的农村姑娘
    阎丽,193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县。由于大面积沼泽和沼泽化土壤的形成,这里素以“北大荒”著称。直到20世纪70年代,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力开垦建设,才把这个“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正是这片土地,孕育了性格开朗、泼辣直爽的阎丽。
    阎丽兄弟姐妹众多,家庭条件也并不宽裕,但非常庆幸的是,母亲是个思想开明、重视知识的人,阎丽得以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
    阎丽生性活泼开朗,爱唱爱跳,上初中时,在学校的合唱队中,她是个拔尖儿的“女高音”。
初中毕业之际,“东北音专”附中招生的消息传到了学校。阎丽报名参加了考试。没想到,就凭她的一副“金嗓子”竟顺利通过了考试,走进了专业音乐学府。

结缘恩师 牵手古筝
    进校一年后,阎丽发觉自己并不太适合学习声乐,准备改专业。恰巧这时教授古筝的曹正老师得知了这一情况,同意收她为徒。由此,阎丽的生命轨迹和古筝蓦然相交。而她又是何其幸运,她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古筝界的领衔人物,一下子就带领她进入了古筝艺术的瑰丽殿堂。
    曹正先生文学功底深厚,文化修养极高,在给学生们上课时常常谈古论今,吟咏诗词。有些曲子,原本有歌词的,曹老师还会唱给学生们听。在曹正老师的熏陶、影响下,阎丽逐渐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古筝艺术世界,沉醉其中。

师从“筝王” 见证辉煌
    1956年,阎丽高中三年毕业后顺利升入本科,这时即将迎接她的,又是一位古筝大师,即当时被筝界誉为“筝王”的赵玉斋先生。
    阎丽现在回想起赵老师的演奏,仍然犹在眼前。赵老师扎实的功底、复杂的技巧、高格的艺术,都让人叹为观止,过目不忘。
    赵老师还勇于革新。他创作的《庆丰年》,开双手配合演绎筝乐之先河;他改革的21弦筝,拓宽了演奏音域,增加了琴体共鸣;他参与研制的转调筝,为古筝在新时代的发展推波助澜……这一切,作为学生的阎丽都身置其中,目睹了这个辉煌的胜景,见证了这段光辉的历史。

接过教鞭 迅速起跑
    1961年,从沈阳音乐学院(前“东北音专”)毕业后,阎丽留校任教。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她便把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更好地教学上。
    她一面反复实践总结经验,一面还到外地向老一辈筝家求教。从1978年开始,她千里迢迢远赴广东、上海等地,先后拜访了林毛根、高哲睿、黄长富、郭鹰等老一辈筝家,向他们学习南派筝艺。

呕心沥血 编写教材
    对于阎丽来说,从事教学工作后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缺教材。当时,全国各地的老先生们虽各自整理、编写了一批曲集,但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信息传播渠道匮乏等原因,筝界同仁间的交流并不顺畅。除了跟前辈们学习得来的曲谱,其他并没有太多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于是,阎丽决定自己着手编写教材。因此,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她有一点儿时间便都花在了这项工作上。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她先后整理、编写了《潮州筝曲》、《少年儿童筝曲集》、《传统筝曲集》、《新作品筝曲集》、《双手筝曲集》等14册各种类型的曲集以及《古筝知识》、《古筝基础奏法》、《古筝初级教程》等教学工具书。

第一部古筝教科书横空出世
    20世纪八十年代,古筝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创作、演奏、教学、理论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日臻成熟。且随着古筝学习人数的大幅度递增,一本囊括各方面知识的古筝教科书就成为时代的需求。身在教学前沿的阎丽,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趋势,便于八十年代初开始了一套系统的古筝教程的编写工作。她广泛涉猎古籍文献,查阅现代资料,研究古筝艺术的沿革过程以及现代教学取得的经验成果;又把她编写的14册教材和发表的约10余万字的论文,以及她搜集、整理、创作、改编的四五百首乐曲加以筛选、归纳、整理,然后厘定编目,安排章节,经过10年创作,七易其稿,终于于1989年完成了这本《古筝教程》的编著工作。1992年,《古筝教程》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阎丽编著的《古筝教程》,其一大特色,就是上编中,对基础知识与演奏理论的概述。尤其是她对颤、按、滑、揉等技巧的论述,以及关于古筝弹奏中的“紧张与放松”、“弹弦方向”、“弹弦点”、“力度”以及“如何防止职业病”等问题的探讨,都是古筝专业学科领域中的重大科研课题。
    在《古筝教程》一书中,阎丽确定了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三阶段训练体系,并针对每一步的教学和训练,撰写教学指导,编写练习用曲。《古筝教程》一书中的练习曲和乐曲,其中有170余首,是阎丽在她之前所编的14册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提炼、重新编成的。她秉持的理念是通过大量的曲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来巩固技法学习,提升演奏水平。
    1993年,前沈阳音乐学院院长、辽宁省音协主席丁鸣先生在文章中这样评介阎丽的《古筝教程》一书:“《古筝教程》是两千多年以来古筝发展史上的第一部教科书,是一部综揽古今、涉猎中外、包容南北的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筝学学科的科学论著,是一部“百科全书”型的筝学的论著。《古筝教程》的问世,对于筝学理论体系(尤其是现代筝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199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委举办的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选中,《古筝教程》荣获国家教委二等奖。

志存高远 创作新曲
    身为古筝教育者的阎丽并不局限于只编写一些教学使用的练习曲、小曲子,她还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那就是创作出有东北地方特色的古筝作品,倡导东北筝人建立起东北古筝学派。为此,她带头搞创作,她查找了大量东北民间音乐素材,如今已经改编、创作了《东北风》、《兰桥魂》、《闹秧歌》、《辽南情》、《情戏春来》等东北地区风格筝曲20余首。

整编北国筝人队伍 创建北国古筝学会
    为了使东北古筝事业得以更加有序、高效的发展,1989年,在阎丽的积极倡导和多方组织下,东北古筝学会即今北国古筝学会成立。由此,她紧张的教学生活之外又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组织学会的活动。对于这项工作,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和本职工作一样干得认真、出色。
    如今,学会已经举行了几次大型比赛、考级活动以及交流活动等,并邀请专家来为会员们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大力推动了北国古筝事业的发展。

硕果累累 筝情永远
    从事古筝教学半个世纪以来,阎丽无数次被授予“优秀园丁”、“优秀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并且,其主要生平事迹已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群星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音乐家辞典》等多部辞典。
    1989年9月,省文化厅授予阎丽“优秀艺术园丁”证书;
    1994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编委会颁发“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证书”,并有江泽民题词“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003年2月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表彰奖状,授予阎丽“优秀艺术家称号”牌匾。
    2006年8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阎丽“民族艺术终身贡献奖”牌匾。
    同年12月,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阎丽“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和奖牌。
    如今,阎丽已将教鞭又传递给了她的学生们,应该可以好好地安度晚年了。但她仍然闲不下来,还要继续干事业。最近,她有两个比较重大的计划:出两本曲集,两套DVD。一个是赵玉斋老师的作品集及DVD,一个是自己的创作曲集、DVD。同时,她还有一个愿望,和筝界同仁们一起再对山东筝艺进行广泛传播、深度传授,将这一经典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相关阅读:

 

《天下筝人》——阎丽

 

阎丽撰写的论文

 

阎丽珍贵影像专辑——从“北大荒”走出的农村姑娘阎丽

节目相关

  • 相关内容
  • 其他版本
  • 艺术家信息

评论5条评论

    登录中国古筝网账号,尊享高清画质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中国古筝网账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