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
弦·谈第九十八期《紫弦》
艺术家:谢鹏
编辑于:2017-06-01
有时不知道听什么音乐,翻出几年前宋心馨首演的作品《紫弦》,循环播放,还是令我振奋。距离首演过去3年了,弹的人却不多,因为作品难,旋律不明显,一般人很难读懂它,并且勇于尝试。我数次犹豫要不要在节目中推介,再三衡量后,觉得或许不需要担心听不听地懂,仅靠它的冲击力和张力,应该就能感染听众。
作品是作曲家谢鹏为古筝独奏创作的。在筝乐创作时,作曲家通常会找到一个具体的表达对象,用来寄托情感和描写旋律。而在这首作品中,这些正是作曲家要摈弃的。他希望通过这首作品,能突破古筝以往的音乐语境,寻找古筝的语言表达极限和演奏极限。他说,这首作品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是理性客观的。
“紫色”是画家手中最难调和的颜色,千变万化。作品取名《紫弦》,试图反映社会状态。当今社会充斥着迷离、嘈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纯粹。作曲家把这个社会的状态抽离出来,放在音乐语言中表达。把这个时代里看似自由开放的一面,与暗中涌动的不公与歧视并置,使碰撞和冲击达到极致。
谢鹏说,如果非要和西方艺术对应的话,《紫弦》就是绘画里的野兽派。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加剧了社会变革,整个社会从平静、安定的传统形态渐入躁动不安的、不断否定的现代时期,在市场竞争中衍生出各种社会矛盾。在这样的情境下,野兽派画家用色彩不断解构和重构他们眼中的世界。
作为首演者,宋心馨说这首作品曾带给她压力。左手的快速演奏并不少见,而几乎全曲都在持续快速演奏的作品少有。由于这首作品定弦较低,又希望演奏时能有足够大的张力,需要将码子左移使琴弦变得更硬。这样加大了演奏的难度,在按弦与扫弦时需要调动全身的状态,而这种身体上的极限挑战和作曲家想要的效果不谋而合。如果再来演奏这首作品,她会把开头的音以具有冲击性的速度演奏,像子弹从弹孔射出来一样。
大多数人在演奏时,习惯在作品中找情感,前面提到过,作曲家认为这首作品是理性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有人说,一种艺术形式带不来美感和愉悦,它是有缺陷的。但我想说,世上并不是所有的艺术都是为美而生的,就像音乐的存在不仅仅是“好听”才有意义。
有时不知道听什么音乐,翻出几年前宋心馨首演的作品《紫弦》,循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