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山东菏泽郓城一带享有“书山戏海、琴筝之乡”美誉。古筝,在我的家乡鲁西南有着广泛群众基础,我的父亲韩庭贵先生就出生成长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音乐氛围中,他自幼随父亲韩绍龄听筝、习筝,学唱山东琴书。十几岁拜张为昭先生为师。儿时乡土生活和师傅孜孜不倦的指点,成就了父亲浑厚深渊的琴艺。
跌宕成长与动荡年代的筝者,除了植于天分的慧觉,更多的是后天的坚持与热爱。文革期间,文化和文艺的衰败受贬,父亲无奈在车站卖票,一度被派到工厂去做翻砂工,这样艰苦环境下,家父仍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对古筝的探索与学习,这是身为一个筝者血脉里最欲罢不能的执着与情怀。
山东筝艺大师韩庭贵先生
时间不会湮灭一个跋涉向上的脚步,1956年于菏泽戏曲学校任教;1967年加入菏泽地区两夹弦剧团;1973年父亲创作了《野营路上》。1975年被调到菏泽地区艺术馆。正式步入专业从事古筝艺术的创作之路。1978年父亲改编整理的《包楞调》活泼爽朗,粗犷豪放,韵味十足,蜚声中外。这一乐曲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堪称山东筝曲传统韵味和演奏技法的“集大成者”。
此曲获得山东省文艺汇演一等奖、山东省器乐比赛(录音)一等奖,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古筝组作品创作二等奖;并由山东省电台、济南电台、中央台、山东电视台及八个外国电台录音播放,并在“音乐创作”刊登发表。1981年改编了《上合调》,创作了《喜庆胜利》。
1985年父亲调任山东艺术学院。同年创作《骏马奔蹄》古筝独奏曲,这首乐曲倾注了父亲大量心血。琴弦间的单马奋蹄和群马奔腾音效,是父亲不断在二十一根弦之间大量摸索实践出来的。此曲以磅礴的气势、华丽的技巧征服了广大听众,更在山东省器乐比赛(录音)中获一等奖。
父亲之后又编创了《乡音》、《鸿雁夜啼》、《野营路上》、《戏蛙》、《山东凤翔歌》等曲目。这些乐曲在山东地区广为流传,父亲的创作更是遵循了山东筝演奏特点以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乐曲的风格,从而又大胆创新了古筝的演奏技法。加进了右手大指小关节的托劈,灵巧中不失趣味;左手的虚、实、点、空、走、滑、吟的按弦技巧更是把山东筝曲的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
《碰八板》是山东菏泽地区特有的音乐形式,是一种有趣的复调音乐。早间参与演奏的乐器是多样化,包括古筝、扬琴、琵琶、如意勾等等。父亲以“双筝碰”的形式进行演奏。演奏中两者的旋律不同,但却能高度准确的碰撞到一起,弱低强起,互分互合,起伏错落,从而产生了复调效果,使人听起来新颖有趣,耐人寻味;
1986年韩庭贵先生在扬州举行的第一次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上演出
1990年,父亲代表山东筝派应邀赴香港参加中国古筝南北四大派音乐会。同年由香港雨果音像公司为他录制了专辑《书韵》,在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大量发行,深受好评;
1992年,父亲应邀赴美国讲座并进行古筝艺术交流活动;
1995年,由齐鲁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鲁筝曲集》以及配套录像带问世,68岁的父亲用了大量时间整理收录了比较完整的山东筝曲,包括现已不多见的公尺谱。那些流传于民间、口耳相传的大小曲目,他更是屡次采风走访、反复核对整理最终成集成册;
1997年父亲在山东泰山以“百筝齐奏”壮观形式迎接香港回归,在古筝届影响颇深;
工作的繁忙,以及来回各地学术交流的奔波导致的作息不规律,在2001年,一直患有糖尿病的父亲因病引起了脑血栓。病魔夺走了父亲身体左边的一切行动能力和知觉,弹不了琴的父亲度日如年心情低落。我想这是作为一个筝者最无声的痛苦罢!父亲与病魔连续抗争了十几个年头,他经历了由民间艺人到学院教授的身份转换,对于传统的古筝演奏方式谙熟于心,并一直留用自己的指甲来演奏。生病期间,每逢我想帮他修剪指甲时父亲都不同意,嘴里总是念叨:“我还得弹筝哩”。
韩庭贵先生在山东艺术学院校门前留影
父亲一生致力于古筝艺术的追求和传承,在校任教期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筝者。同样也手把手深入到了我学筝教筝的几十年里。在山东筝繁盛的二三十年前,也曾作为友好使者出访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地受到无数嘉许和颂扬。但随着老一辈筝家离世,山东筝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限制。既要适应现代筝曲的趋势和发展,又要传承山东筝曲的韵味及特点,显然山东筝在这一领域缺乏创新、缺乏作品,我与众多山东筝人有着深刻的愧疚和遗憾,并心存振兴之重任。
我辈只有传承、发展、复兴,才能告慰父亲以及众多前辈,更寄厚望于新一辈的筝人和作曲家,共同致力让这瑰丽的艺术珍宝在民族艺术舞台上重放异彩!
以此文,怀念我的父亲。
文/韩庭贵先生之女韩秀英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