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四川音乐学院拔尖人才专场音乐会 | 王一古筝独奏音乐会


四川音乐学院拔尖人才专场音乐会

王一古筝独奏音乐会


时间

2025年5月15日 19:30


地点

成都城市音乐厅·室内音乐厅


主办

四川音乐学院教务处

四川音乐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承办

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


票务咨询

王老师:18382275517


个人简介



王一


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2023级古筝硕士研究生,师从陆晶教授。中共党员,四川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天籁筝乐团团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


五岁起先后跟随黄琼、陈雯雯老师习筝,2018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先后师从许琳琳老师、任洲洋副教授。期间得到王中山教授、王蔚教授、陆晶教授等古筝演奏家、教育家的指导。本科期间连续三年获学院奖学金,2022年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2024年获硕士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主要艺术经历:


2019年获第三届四川古筝展演成都分展区职业成人A组银奖;

2019年获“敦煌杯”第五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古筝专业青年A组银奖;

2020年获蓉城之秋·第四届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古筝组优秀奖;

2021年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选拔赛古筝组三等奖;

2021年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重庆赛区一等奖(第一名),并入围全国选拔赛;

2021年参演天籁筝乐团成立21周年音乐会,担任重奏并首演《麻辣九宫格》;

2023年获第三届川陕鄂音乐学院“优才计划”——研究生专业技能展演展演奖;

2023年获敦煌国乐第四届四川古筝总展演专业青年A组金奖;

2023年在筝鸣蜀韵—追溯传统 致敬经典许琳琳古筝独奏音乐会中担任重奏;

2024年获第八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公开赛古筝职业青年a组金奖;

2024年参演第八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闭幕式暨古筝专场音乐会;

2024年获“华彩弦声”第一届西南云贵川渝古筝艺术展演职业青年A组菁英奖;

2024年在“轻狂时代”——任洲洋古筝教学班音乐会中担任重奏;

2024年获第八届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古筝组银奖;

2024年在四川音乐学院拔尖人才专场音乐会——冯奥迪古筝独奏音乐会中担任重奏;

2024年获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青年A组古筝“未来之星”;

2024年获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民族器乐)展演古筝专业A-1组二等奖;

2024年在川筝弦引二十载—陆晶师生古筝音乐会中担任重奏;

2025年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省选拔赛古筝比赛二等奖等。


导师



陆晶


著名古筝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乐器演奏(筝)、中国乐器研制双专业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评委。天籁筝乐团团长、天籁少儿筝团艺术总监,成都城市音乐厅签约艺术家。先后师从古筝名家沙里晶、何成育、江澹曦、李萌、王中山教授。曾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及国内外各级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百余奖项。


长期活跃于艺术实践舞台,受邀国内外举办上百场独奏音乐会、各类音乐节演出及学术讲座,出访美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捷克、土耳其、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2023年受邀举办维也纳金色大厅首场古筝独奏音乐会。首演多部独奏、室内乐新作并获奖,出版个人独奏专辑《晓雾》《汝色》《南派筝韵》,并受邀录制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节目。曾获四川艺术基金首批资助的舞台艺术表演人才。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四川省教育厅及西南音乐研究中心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应四川文艺出版社约稿出版《轻松学古筝》系列教材并入选国家汉办首部古筝教材,是全国首部创新软件辅助教学模式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约稿出版《潮汕筝弦古曲集》。教授的学生连年被评为“拔尖人才”“优秀毕业生”,并在国际、国内各级赛事中获得众多专业奖项,为专业院校及演出团体培养了多位教育人才及青年古筝演奏家。


特邀嘉宾



陈一铭


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周彦教授,留美海归青年演奏家丁彦华教授。曾获得第七届及第八届深圳钢琴公开赛双钢琴组第四名、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一等奖、长江钢琴音乐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殊荣。作为新生代钢琴艺术指导,与各专业领域的知名演奏家合作,并多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国韵杯等重大赛事的钢琴伴奏。



张超


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师从廖骏副教授与赵思智老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会员、IPEA国际打击乐教育协会会员、全国艺术特长生评测中心四川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办公室秘书、黑瞳打击乐团主力成员。


2021年受邀担任贵州省首届“思州战鼓文化节”艺术指导,为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思州战鼓的传播和继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参演金钟奖、文华奖、国家大剧院合唱节、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国韵杯民族器乐大赛、成都金芙蓉艺术节、四川音乐学院优秀拔尖人才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等演出200余场。个人荣获省级、市级奖项共二十余项。



蓉锦室内乐团


成立于2022年,乐团名称取意“始于蓉城,锦绣未央”。这支由刘炜坤、马丽园、曾佳、王梓蓉四位极富激情和才华的青年职业演奏家组成的团队,以演奏包含古典、现代和原创音乐在内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为主。秉承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技巧的追求,蓉锦室内乐团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呈现精湛的室内乐表演。



张祯华


低音提琴演奏家,四川交响乐团低音提琴副首席,国家二级演奏员。2008年入职四川交响乐团,随团参加演出几百场,先后到访日本,新加坡等地,曾参加录制央视中秋晚会,华谊兄弟二十周年庆典等活动。合作国内外艺术家如郎朗、秦立巍、何占豪、彭佳鹏、吕思清、宁峰、宋祖英、谭晶、廖昌永以及世界三大男高音多明戈、卡雷拉斯等。参演歌剧《同心结》,并入京参加全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展演。参演的大型交响乐《灯塔》入选中国国家级奖项“文华奖”。


特邀主持



戴姿飒


四川师范大学2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研究生。曾获四川省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四川省德艺双馨展演活动主持组特等奖,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优秀志愿者,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优秀志愿者以及校级特等、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节目单


上半场


《汉江韵》河南筝曲  乔金文 曲

古筝:王一

打击乐:张超

《汉江韵》是乔金文创作于1962年春的一首筝曲, 乐曲主要取材于“河南曲子”中的《汉江》《书韵》两个曲牌,故名《汉江韵》。该曲是河南筝曲的代表作,也是河南的语言,听到这首曲子,就想到了河南人粗犷、泼辣、正直的形象,表现了人们欢欢乐乐忙春耕,意气风发夺丰收的愉快心情。


《林泉》叶小钢 曲 

古筝:王一

该曲创作于2001年,作曲家叶小钢先生以现代作曲手法,继承并延伸了中国传统的民族五声音阶的音调,力图充分发掘古筝这件古老乐器的内在潜力,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乐曲紧紧围绕古筝的音乐表现特点,以音乐语言描绘水生于泉、聚于溪、汇于海的动静强弱的多变形态,在古筝传统文化的氛围里,阐述对水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有力与无力、有色与无色的理解。追求“音为琴生、乐由心生”的境界。


《莲花谣》王建民 曲

古筝:王一

钢琴:陈一铭

该曲是由王建民先生于199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筝曲。作曲家通过古意盎然而富有新声的旋律,端庄而又飘逸的节奏处理,巧妙地对古筝五声弦序进行了多调调节和设置,利用乐器自身余韵延绵的音响特点和晶莹而不乏沉厚的音色,创作了这首颇富诗意的作品。全曲通过“展姿、起舞、搏浪、争艳”等不同段落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赞美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


《苍歌引》陈哲 曲

古筝:王一

钢琴:陈一铭

打击乐:张超

古时候,人们惯以苍天为主宰万物的神。《尔雅•释天》中又称:“春为苍天,夏为昊天。”春乃万物苍苍然生之季节,作为万物伊始,它既是一天中的清晨,也是人生中的青春,清新而充满活力。这首作品通过对“春”的感悟,满怀了对生命的敬赞之情!


下半场


《四段锦》山东筝曲  赵玉斋 编曲

古筝:王一

全曲由《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普天同庆》四首“八板”变体的短曲组成,是集山东筝艺流派演奏技法之大成的典型代表乐曲。四段分别以速度、音色、节奏的对比变化以及不同的加花变奏,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场面。


《望秦川》景建树 王中山 曲

古筝:王一

钢琴:陈一铭

乐曲根据陕西同州梆子音乐素材创作。风格浓郁、旋律古朴、气韵绵长,板式灵动多变、情绪起伏跌宕;乐曲通过对故友与旧事的追思,倾诉了诚挚的感怀之情。


《阳光·大地》王建民 曲

古筝:王一

钢琴:陈一铭

一提琴:刘炜坤     二提琴:马丽园

中提琴:曾佳        大提琴:王梓蓉

低音提琴:张祯华

此曲为第13届金钟奖古筝比赛委约而作。乐曲分“旭日东升、姹紫嫣红、大地春潮、砥砺前行、灿烂辉煌”等段落,热情地讴歌和描绘了阳光普照大地,神州一片欢腾的盛世华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曲礼赞党的百年华诞。此版本是作曲家为陆晶教授与维也纳弦乐团的中国巡演特别编配的古筝与弦乐、钢琴版。


评论1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