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听樊艺凤教授讲:《秦风古韵——陕西筝曲风格特征及演奏解析》

11月30日,“第二届中国传统筝乐艺术节”活动日程已经接近尾声。名家讲座的最后一场,是由西安音乐学院古筝教授樊艺凤老师为大家讲解:秦风古韵——陕西筝曲风格特征及演奏解析。她带领大家大致领略了“筝的缘起”到“陕西筝复兴”的过程,而后细致的展开讲解陕西筝曲的风格特征。

 

陕西筝的真正复兴,是从西安音乐学院1956年开设古筝专业开始,周延甲老师北上,向当时在沈阳音乐学院授课的曹正老师求教。他在戏曲音乐中探索陕西音乐精髓,改编的第一首陕西筝曲是《绣金匾》,后创作了第一首陕西筝曲《迷胡调》。随后陆续编创多部陕西筝曲,尤其在迷胡调音乐上颇有研究,在1961年,编写了《古筝迷胡曲集》。

 

\

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教授

 

陕西筝曲成型期的代表作有《秦桑曲》、《姜女泪》、《香山射鼓》、《三秦欢歌》等。讲解中,樊老师为我们亲自示范《香山射鼓》等作品,浓郁地道的陕西风格,让观众直呼过瘾!

 

90年代至今是秦筝的拓展期,作曲家与筝家共同介入创作陕西筝曲,独奏、合奏、重奏、协奏形式多种多样。代表作有《弦板调》、《乡韵》、《黄陵随想》、《五陵吟》、《望秦川》、《云裳诉》等。陕西筝特有的感染力,不断受到大家的喜爱,成为众多比赛、音乐会的主要选弹曲目。

 

地方筝曲一个很重要的风格特征便是依附性,中国古筝艺术不同的风格与流派均对地域音乐、方言、风习有较强的依附性,这也是形成风格的主要因素。依附性不同,意味着调式音阶运用及风格、审美的解读不同。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樊老师将陕西民间乐种:秦腔、迷胡调、碗碗腔、西安鼓乐的音乐逐一讲解并播放音响资料,让大家感受地道的陕西风味。通过以上我们了解,依附不同,作品风格便不同,演奏作品需要了解其取材,才能够把握精髓。

 

\

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教授

 

构成陕西筝曲另一个重要元素便是调式。陕西音乐调式分为欢音、苦音、燕乐等。欢音音阶为“1234567”,顾名思义,通常表现轻松、欢快、热闹的场景。燕乐的调式音阶为“123456降7”,代表作品《满庭芳》。而苦音调式音阶的骨架音为“57245”,其中“7”为“微升降7”,介于降7与7之间;“4”为“微升4”,介于“4”与“升4”之间,风格抒情、哀怨,代表作品有《秦桑曲》、《姜女泪》等。

 

音准是把握好陕西风格非常重要的要素。但并非音准到位,风格就到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便是下滑过程。从4到3、7到6时,应当通过下滑的技法从一个音过度到另一个音,用细节来表现陕西音乐浓郁的风格。

 

讲座中,樊艺凤老师还谈到苦音音阶律制及活态把握。“7”、“4”的位置应当介于120音分—170音分之间,常态150音分左右的位置。活态把握则在陕西音乐具有游移性。如句尾出现7、4两个音,可以表达的较稳定,在句中,要拉大情感张力。

 

\

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教授

 

除此之外,陕西筝曲演奏技法也极具特点,以“苦音”音阶作品为例,分别有:“一弦两韵”:一颤一下滑;“一弦三韵”:按、颤、滑。左手大指按弦:旋律的连接的需要、按音与滑音连接的需要, 滑音起始(大小二度、三度、回滑等),右手大指快速托劈,多类型摇指等。随后,樊老师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讲解和演奏,逐一解释以上陕西筝曲的特征。

 

在结构特征中,樊老师就始萌期、成型期、及近年来的几首协奏曲代表作的结构特征进行简要梳理,又就如何理解作品的整体、局部(乐句乐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示范演奏,形象的呈现了乐段的起承转合,旋律的下行级进、上行跳进等结构特征。

 

\

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教授

 

最后,樊老师总结,陕西筝曲拥有这样的魅力是由它自身的风格特征、演奏技法、结构技法等诸多要素共同构成的,同时也是演奏家、作曲家多年来继承、发展、创新的体现。樊老师还告诉大家,演奏好陕西筝曲,最重要的便是长期的积累。(新闻来源:中国古筝网)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