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命名理据与发源
王小平
( 扬州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摘 要: 运用古音韵学方法,依据古文献材料,认为筝的命名缘起语音造词,即拟筝音而成,音韵学上“筝”在上古属庄纽耕韵,发音与“噔”近,如筝发声。因《史记·李斯列传》所载,学界多以为筝发源于秦地,大量古文献材料及当代出土文物却可证筝并非皆秦声,而发源于我国南方地区可能性亦较大。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 古筝艺术; 命名理据; 发源
中图分类号: J60 文献标识码: A
Theoretical Principle and Origin of the Naming of Anicient Chinese Zither WANG Xiao - ping
( School of Music,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2)
( 一) 古筝命名理据。古筝命名理据,历来有因“争”而得名及因发音“铮铮然”而得名两种说法。因“争”而得名说法流传最广。宋代丁度《集韵》卷四云: “一说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以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历史上很多学者都认为,古筝是由瑟分劈而来。有父子争瑟破而成筝之说,也有姐妹争瑟的说法,如日本冈昌名《乐道类集》第二卷: “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姐妹争瑟,引破终为两片,其一片十三弦者为姐分,其一片十二弦者为妹分,秦皇奇之,立号曰筝。”还有兄弟争瑟的说法,如唐代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六《筝》: “秦人无义,二子争父之瑟,中分之,故号曰‘筝’。”宋曾三异《同话录·古箫》: “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止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当然也有的说法并没有道明筝瑟之间的关系。元熊朋来《瑟谱》卷六引唐代刘贶《大乐令壁记》: “秦人有一瑟而争,蒙恬中分之,命名取半,因名秦筝然。”这些说法皆大同小异,笔者以为皆是“望文生义”。
笔者主古筝命名理据因发音“铮铮然”而得名说。即根据乐器的发音特点来命名。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 “筝,施弦高,筝筝然。”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清代王先谦疏证说“筝筝然犹铮铮然”。王注是指古筝拨弦时慷慨激昂的音响效果。汉语古音韵学告诉我们,汉字的读音随着时代的推移,读音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汉字的读音多与古筝发源的上古时代不同,“筝”字亦不例外。“筝”在上古属庄纽耕韵,发音如“噔”声,极似筝发出的声音,又筝、铮古音同而通假[1]170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竹部》“筝 鼓弦竹身乐也 从竹,争声。”古筝的“筝”字,文字学上亦是一个形声字,竹字头是义符,指示这个字的意义所属范围,表明跟竹子有关; “争”是声符,是表示这个字读音的。最早的筝应是竹子制作而成的。三国魏曹植的诗赞扬“秦筝何慷慨”,可证古筝的铮铮然之音。唐代李峤《咏筝诗》也有“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等诗句。我国民族乐器之命名理据,有因乐器地域而得名( 例如胡琴) ,有因研制方法而得名( 例如琵琶) ,很多又因音色而得名( 例如巴乌、磬、箫等) ,传统的筝乐器也正是通过其慷慨激昂的音响效果来命名,其理据为拟筝音而成,缘起语音造词。
( 二) 古筝的发源。秦水之后,先代流传后世的记录古筝发源的文献资料更加稀少。最早载录古筝的应属于战国中期的《乐记》,然汉后已亡佚。在东汉应邵的《风俗通义》卷六《筝》中有引《乐记》释筝的只言片语: “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汉平帝时,刘向校书时,收集得《乐记》23 篇。汉学者以 11 篇编入《礼记》。《乐记》为公元前 5 世纪前后的著作,据此,在《乐记》成书之前,筝已经在北方各国流传了。
传世周秦汉文籍记述古筝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李斯的《谏逐客书》,其叙述当时秦国乐舞时这样说道: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司马迁《史记》) 文保存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一章之中。李斯写此文的时间,是秦始皇十年( 公元前 237 年) 。段首李斯文,则是从音乐生活方面说明当时秦国已经“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没有做到“非秦者去”。究竟秦国是从哪一年开始退弹筝的,已经无从可考了。从李斯所言,我们可明确地了解到公元前 237 年以前,秦国就有古筝的存在,并且是秦国很流行的乐器。因《史记·李斯列传》所载,学界多以为筝起源于秦地,而李斯之言并不能确定古筝发源于秦地。
《楚辞》中也有一例关于“筝”的记载,《九叹·愍命》云: “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楚辞》及《昭明文选》各版本所录校勘问题颇多,异文叠出。汲古阁宋刻洪本《楚辞补注》文字为此,而胡刻《文选》本又作“扶秦筝而弹徽”,亦有版本,“徽”又作“徵”,等等。其中,胡刻本与洪刻本,历史上最为流行。宋代洪兴祖补注云: “《文选》注引‘挟秦筝而弹徽’。‘人筝’,一作介筝。”“介筝”,即小筝。挟者,持也。纬,柱上张弦。徽则指筝身之饰品。徵,五声之一。应该来说,各个版本于文义都能说得通。然而,不管《楚辞·九叹·愍命》原文文字是什么,《楚辞》中有古筝记载确是事实。至于《楚辞》原文是不是“秦筝”,尚需进一步考证。
笔者通过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秦筝”字串在检索结果中共有 643 个匹配,不管其成词与否,无一例为先秦文献,多数为汉后古籍所称。典型用例比如: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 “齐侣发东舞,秦筝奏西音。”宋晏几道《蝶恋花》词:
“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第一例称“秦筝”似为修辞需要。笔者以为筝在汉后时被称为“秦筝”,为以《史记》出典指称事物的借代造词行为,并非因筝发源于秦而称之。“秦声”又为何? 笔者又以“秦声”检《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共有 448 个匹配,典型用例比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前曰: ‘赵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明胡侍《真珠船·秦声》: “陈轸对秦王曰: ‘臣虽弃逐之楚 ,岂无能秦声哉?’”据相关书证,“秦声”指“击瓮扣缶”等秦地的音乐形式。焦文彬《秦筝史话》: “秦声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包含很多内容的概念[2]170 。” 说他早先在《秦声初探》的长文中 曾进行过多方面的考察和探索。秦筝无疑是我国历史音乐的重要遗产,然而秦筝说是筝乐艺术的流布没有问题,说是源头问题就变复杂,前述传世古典文献所记,无法确定中国古筝艺术发源于秦地,历史上属于秦地的今陕西一带迄今为止从没有发现过古筝的出土文物。相反,在我国南方地区,当代不断有古筝出土文物发现,时间又远早于李斯写《谏逐客书》时,为我们进行筝史探源提供了发人深省的证据。
1976 年秋,广西贵县罗泊湾大坡岭一号墓出土十二弦筝类乐器一件。此筝出土时已经残破,现存腔体残片,表面髹黑漆,考古人员开始误以为是瑟之类[3],但从弦孔与岳山观察,该乐器与瑟完全不同。乐器宽 23 厘米、厚 3.5 厘米; 器面存有一排小孔共 12 个,明显为弦孔,孔距 0.2 至 0.6厘米不等,孔径 0.8 厘米不等。此孔未向下穿透,内侧横向至直角转出,侧面出孔孔径 0.4 厘米。同时出土还有岳山四件,应为此乐器上面的部件。岳山有三件木质完全一样,一件木质区别于其他三件,都略存长方形,背部隆起,底部凹入如鞍,各长 7.3 厘米,高 2.8 厘米,底宽 1.8 厘米。接近底边有横穿孔两对,孔径0.5 厘米,有的孔内残存麻质弦头[4]46 。
1978 年冬天至 1979 年秋天,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在贵溪县仙水崖崖墓群中发现了两件古筝,多次14 C 测定年代结果,它的晚期为战国早期即周考王前后,早期为春秋中期即周襄王前后[5]64。仙水崖崖墓群中出土的古筝为十三弦筝,面板为坚致而重的梓木材料。一件“现长 166 厘米、宽 17. 5 厘米。筝面刨制平整,鱼尾状筝头,向下弧弯,筝尾棱起呈凸形,尾宽15. 5 厘米,有弦孔眼 13 个,筝头呈弯形,有弦孔 2 行,前行 7 孔,后行 6 孔,行距 3 厘米,孔距 2 厘米,孔距相错,筝背呈凹形,但前后两端有一道横凸边,隔成长方形音箱,内长 134、宽11-12厘米[5]4;另一件“尾已断残,残长 174 厘米。筝身中部有一处弧形缺口,口沿平滑,似人工所为,缺口长 34、深 6 厘米。”[5]47-48;墓中还发现筝柱子一枚,柱呈桥形,长 7.5、高厚 1.8 厘米,有四个不规正的眼,眼孔约 0.6厘米,木质[5]48。
这两件筝的形制、弦数和系弦法与后世古筝已十分相似。丁承运指出,鉴别贵溪仙水崖崖墓出土此两件乐器是琴还是筝的关键,是如何缦弦调音。“二器状若复舟,无底板及雁足,尾部横列 13 细孔,显然是弦孔,已和传统的琴制判若泾渭; 而首部的 13 圆孔,孔径达 2 厘米,孔距相错,作二行排列,和琴的弦眼毫无共同之处,既不能穿弦,也不能旋轸,因而只能是枘孔。”“这种方式和古瑟、筑弦由弦孔穿下并绕过尾( 或首) 缠于弦枘的办法不同,倒是和近代筝制的木枘装法如出一辙。由于是一弦一枘,换弦十分方便,甚至有直接旋于转木枘作粗调的可能。”[6] 贵溪县仙水崖崖墓群中发现的这两件古筝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的古筝实物。
1982 年春天,浙江绍兴坡塘狮子山 306 号战国墓,出土两件铜铸艺人演奏模型。当中一人面朝南面,膝上放置长条形状似筝乐器。西面一人所持乐器,更似今天古筝。两件文物的年代推断,应在春秋晚期之前[7]16、17、21。1991 年 11 月江苏吴县长桥镇长桥村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筝实物一件。
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竹部》“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 争声”,古筝材料制作应与竹子有关,最早的筝应是竹子制作而成的,只是目前考古界还没有发现早期竹制的古筝。但古筝的发源地应是适合竹子生长、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
其他气候区域可以排除在外。 ( 责任编辑: 贾明哲)
参考文献:
[1]唐作藩. 上古音手册[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2]焦文彬. 秦筝史话[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3]蒋廷瑜.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8,( 09) .
[4]蒋廷瑜. 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乐器[J]. 中国音乐,1985,( 10) .
[5]李科友. 贵溪崖墓[M].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90.
[6]丁承运. 筝史钩沉[A]. 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文集[C].1986.
[7]牟永抗等. 绍兴 306 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4, ( 01) .
*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 2011 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古筝艺术史研究”( 项目编号: 11YSB007) 阶段性成果; 2010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筝艺术史研究”( 项目编号: 2010SJB760018) 阶段性成果; 以及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筝艺术史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小平( 1964 - ) ,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
方向: 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古筝艺术研究。
相关阅读: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