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5跨界剧场 | 沈阳音乐学院《二十四节气》音乐会

音乐会精彩前瞻



沈阳音乐学院

2025年度“双一流”建设项目

跨界剧场《二十四节气》

——音·诗·画·主题音乐会


时间

2025年7月4日19:00


地点

沈阳音乐学院长青校区音乐剧场


导演

蔡东铧



蔡东铧

 

戏剧导演 ╳ 指挥家 ╳ 作曲家


蔡氏现任CCAA城市创艺聚场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人文智慧课堂特聘教授、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米兰世博中国音乐大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指挥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


他创作的大型交响乐剧《红楼梦音乐传奇》(2015)、独幕戏剧跨界乐剧《牡丹亭音乐传奇》(2021)两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导演并作曲的国潮乐剧《韩熙载夜宴图》(2021~2023)中国巡演55场,被誉为中国名画当代活化演出的"罕见现象"。国际音乐大师谭盾称其为"不可多得的江南音乐才子",《音乐周报》和《苏州日报》赞誉他"为中国音乐续写浪漫"。音乐舞剧《酒歌》世界首演(2024)中国巡演50场、出版首张黑胶唱片、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十示》(2024)、歌剧《青衣》(2025)。


参演青年教师



张科威


青年竹笛演奏家,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中央电视台CCTV器乐大赛评委。


张科威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长期致力于日本、韩国、俄罗斯的艺术交流活动,参演了国内外重要音乐会近百场次。如《中俄大学生艺术节专场音乐会》《中俄友谊交响音乐会》《青蓝辉映新生代笛子演奏家独奏音乐会》《韩国仰光梅花节》《中韩友好联合音乐会》《中日友好缔约40周年音乐会》《日本艺术之光》《CCTV青春与微笑“青春波尔卡”》等。


2010年获辽宁省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器乐展演金奖。2012年获辽宁省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器乐展演金奖。2012年获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小型民族器乐组合金奖。2013年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组合类比赛铜奖。2014年获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小型民族器乐组合银奖。2021年《松庭龙吟》竹笛邀请赛成年组金奖。2022年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


所教学生获文旅部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最高奖等奖项。



李宜洺


沈阳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


全国首演《云起时》、《秦土情》、《诀》、《风雾潺》、《山中》、《零雨东山》等多首古筝优秀独奏、协奏曲,专辑《云起时-----李宜洺古筝新作品音乐会》,被收入“中国最具影响力青年演奏家”系列。2021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原创意境练习曲集《“循诗品筝”——古筝综合技术练习二十四首》深受好评,并被沈阳音乐学院评选为重点教材项目。



贾晓莉


现为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古筝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羽之韵”筝乐团、“五弦”室内乐团艺术总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首批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器乐演奏人才”,沈阳音乐学院中青年音乐表演拔尖人才。主持了多项省级、院级课题,主编了《沈阳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古筝)》,参与编订录音《何占豪古筝重奏作品集》,出版了《贾晓莉古筝演奏基础教程》(编著)、《古筝艺术研究》(专著)。主讲课程《中国器乐演奏(古筝-现代筝曲)》入选2022年辽宁省一流本科课。荣获院级本科、研究生教学示范课教学名师。主讲的古筝精品课——古筝协奏曲《山水情》及指导的五弦室内团入围文旅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指导羽之韵室内乐团入围文旅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前身“文华艺术院校奖”)。举办了多场个人及师生音乐会,首演《梁山意像》《洛水辞》《山水情》《敖鲁古雅》《菩提》《打令调》《忆》等多部作品。



邵笑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琵琶专业教师,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知名专业在线音乐教育平台“习音堂”金牌讲师。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硕士,师从于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李光华先生。近年来入选沈阳音乐学院中青年教师拔尖人才;北京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材”。曾受邀担任北京乐器学会第一届琵琶师资高级研修班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与七届全国琵琶演奏/师资班辅导教师;《国乐大典》栏目专业媒体评审。曾在北京、沈阳举办多场个人专场音乐会,受邀作为独奏、领奏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等合作参加重大演出活动。



王琳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二胡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长福教授。曾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沈阳音乐学院中青年音乐表演拔尖人才,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二胡骨干教师培训班”。曾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小型民族室内乐组银奖;文化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小型民族乐器组合演奏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二胡青年组铜奖;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组(二胡)青年A组“民乐之星”;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常年活跃于舞台,举办个人独奏、重奏、师生音乐会,主持多部省级课题,所教学生中多人在国内比赛中获奖,多名毕业生任职于国内职业民族乐团。



张优涵


青年打击乐演奏家,沈阳音乐学院打击乐教师。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打击乐教师。深圳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客座打击乐演奏员、UNO打击乐团创立人。中国民管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打击乐学会秘书、黑龙江省打击乐学会理事。荣获文化部文华小型民族器乐演奏奖(最高奖),连续四届获得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比赛第一名。参与录制贾达群打击乐作品专辑《响趣》全球发行。曾参演建国 70 周年国庆阅兵“千人交响乐团”、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东亚之韵·中日韩联合音乐会”、日本新泻·哈尔滨友好城市40 周年纪念音乐会、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开幕式、东亚音乐教育大会、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杭州国际音乐节、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第一届中国·俄罗斯贸易大会、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优秀展演、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中国交响乐峰会等活动。赴日本、韩国、俄罗斯、欧洲多地参加音乐节,并多次在大型音乐会担任独奏、重奏等演出任务。



刘明月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扬琴专业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多次举办"刘明月扬琴独奏音乐会及教学音乐会"。“与美国施坦威艺术家托马斯•潘多尔菲同台演出,并接受邀请参加其巡演;首演代表作品有扬琴协奏曲《战阵》《忆梦》《永不褪色的旋律》,《忆梦》入选中国扬琴高端论坛新作品展演。数次出访国外文化交流;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栏目录制;参加世界网络音乐节演出;参演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甲辰龙年元宵节融媒体直播《灯火暖神州》等。



陈人杰 


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


中央音乐学院学士、硕士。师从唐富先生、杨守成教授、陈欣若老师。


她曾在达沃斯世界论坛、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青年艺术节等演出中广受好评。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凤凰卫视、安徽卫视、内蒙古卫视等栏目的录制。            所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举办的“德润音才 筑梦未来”、菁彩主题艺术活动等赛事中屡获佳绩。


主要创作作品:《胡旋·胡旋》《乐·千年》等。



张梦怡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18沈阳音乐学院青年音乐表演拔尖人才,2019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曾举办多场个人及教学音乐会。在音乐脑科学和孤独症特殊音乐教育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发表多篇SCI、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及专著,获批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及科研奖项。在2025“第二届音乐脑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做专题学术汇报。在2024清华大学暑期训练营中举办音乐脑科学古筝专场音乐会。



刘黎


民乐系二胡专业副教授,弦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沈阳音乐学院2025年中青年教师拔尖人才。


荣获辽宁省第九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之“万人”层次人选;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同年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节)目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室内乐《打令调》;第五届“敦煌杯”中国二胡演奏比赛职业白金组第二名;第五届文化部艺术院校奖小型民族器乐组合比赛银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铜奖。


近年来积极从事教学与演出实践,曾受邀参加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中国弓弦艺术节、“弓弦情”宋飞师生二胡音乐会、《风华国乐》、《赵季平作品专场音乐会——<大宅门写意>》等大型演出。多次成功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在核刊学报公开发表数篇论文及主持多项省级、院级课题。所教历届学生在国内各专业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国家级民乐团体中担任二胡演奏员。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