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音乐不是杂技表演 技法安排要“量体裁衣”(作者∶高百坚)

  音乐不是杂技表演    技法安排要“量体裁衣”
——曹正先生潮汕采风后给高哲睿先生的一封信

“您的录音我又不只一次的学习了,有所感悟,有所领会,不住出现在我脑际的是我们相处的日子里,相见恨晚又相逢之速的心情,不断的摇撼着我的心情。您的录音效果不太好,有的音量不足,燥(噪)音太多,听写起来很费劲,但是听风格韵味,听技术表现则是感人之深令人难忘的,因为你的技术特点,是技术为音乐服务的,是以工夫见胜的,音乐,不是杂技表演,不能以杂技哗众取宠。……
对吾兄“演技特点的初步看法。”
从感受说,风格细腻,韵味含蓄;从音质讲,发音效果玲珑轻巧,坚实有力,而正确稳准,即如对半音关系上所用的装饰音(滑按法)的处理就是如此。针对这种效果,再探求演技特点,我的初步理解是音准概念的表现是通过在固定按音要求的基础上而律用滑、猱等装饰音的,因此才能正确表达出动听的音乐效果。这是所有乐曲中共同具备的,而不是个别、偶然的现象,这必须是高深修养和艰苦训练才能取得的所谓“工夫”是也。
有关处理方法上特点,若依贵乡习俗而论,(可能是余之枉论,希有匡心)总是不变(固定形式)的变化方法。因而聆过一两曲后,则熟悉其余了,而我兄的处理方法则大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感。因为有意识的把各个乐曲的技术变化进行了巧妙的安排,得以体现了各个乐曲的特点,这种办法我个人看法是值得提倡的。当然在某些乐曲也有处理方式上的雷同现象,只需稍事留意就可以避免的。
通过这些我想提出一个互相商量的问题来,就是怎样继承传统的“曲速三变处理法”。按潮乐习惯的由二板接拷拍连三板的定型表现方法,用来表演一切乐曲是否洽可?是否应根据乐曲特定内容效果,有所不同的处理?又怎样去鉴  别乐曲的特点进行妥善(处)理,使某些乐曲,只用二板,某些乐曲只用二板接拷拍,某些乐曲则二板、拷拍、三板全用。这样以来就可以避免使听的人感到“千篇一律”的毛病。
有关演技变化上的运用也该这样,一定要根据乐曲的特点“量体裁衣”,有所安排,而不能根据演员技术水平来安排技术,因为这样也会造成“千篇一律”的后果。
——摘自62.6.2.来信
*这是曹正先生62年潮汕采风后给高哲睿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了音乐不是杂技表演,不能以杂技哗众取宠;提到了按音的准与变;提到了演技安排的”千篇一律”与“量体裁衣”。半个世纪过去了,筝坛现状如何呢?
观当今中国古筝舞台表演,杂技表演者有之,以杂耍哗众取宠者也有之;左手按音,以定音器为标准的按滑音代替世代相传的玩乐寻韵,多韵、游移的真“工夫”指下修炼;以高规格、高难度的“炫技”代替流派风韵的体系性演奏技法的原样传承……
写到这里,我想引用项斯华老师2018年撰写的《缅怀先师曹正 铭记先师教诲》中的一段话作结∶“我们应该铭记曹老师的'文化中没有传承,就不可能有发展''的教诲。对比今日筝乐多有筝器之形,而少見筝乐之真谛,是值得我们反省与认识”。

评论0条评论

    高百坚+关注

    潮州筝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