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谈筝论道第36期导读

谈筝论道第36期

潮乐传正声 秦筝播宗风——“洪派”潮州筝艺的传承

作者:管琼 郑明标

导读:王英睿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曹正先生归纳出的两个潮筝派系,一个是“洪派”,一个是“李派”。今天的这篇文章是广东省文联《粤海风》杂志关于传承栏目的特约稿,专门介绍“洪派”潮州筝艺的传承与发展。文中提供了较多关于洪沛臣、张汉斋、林毛根的生平及对潮乐贡献的相关资料,尤其对第三代“掌门”林毛根潮州筝艺的家族传承做了详细的介绍。“谈筝论道”栏目关于潮州筝派的这个系列,开篇就曾分享给大家林毛根先生关于潮州筝乐的文章,但对于他的生平、贡献及家族传承并未涉及,这篇文章恰好做了“补缺”。而且,作者在叙述过程中还夹杂一些小故事,生动再现了前辈们当时练技习乐的一些场景,不仅传授了他们学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方法,还真实反映了历代宗师的勤奋执着与严谨学风。



        比如,文章在介绍洪沛臣(1866-1916)时,讲述了他与师傅李三老的故事。李三老是当时享有盛誉的潮乐名家,精通音律,身怀三弦弹奏绝技,常常以乐会友。而彼时尚属“晚辈”的洪沛臣也以三弦、琵琶、筝的较高演奏技艺而闻名。一次,他受邀去李三老家中切磋,年轻气盛的洪沛臣一曲弹毕,却未得到期望中的首肯,很不服气。李三老见状拿起三弦,“左右开弓”,右手弹、挑、滚、扫,左手按、滑、揉、打等诸多手法,将三弦弹得出神入化。洪沛臣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如醉如痴,最终心悦诚服,成为李三老的入室弟子。在名师的悉心指导、栽培下,如虎添翼,突飞猛进,成为一代宗师,被潮汕音乐界誉为“乐圣”。

        张汉斋(1885-1969)青年时期师从洪沛臣学三弦、琵琶、筝,并随著名外江班头手容贞学习汉乐,既通潮乐,又精汉乐,是“洪派”第二代传人。他治乐严谨,一丝不苟,无论是与人合奏、学生练习,稍有不对,就会被他洞悉。林毛根随张汉斋学乐时就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在二楼练习,一弹错(有时只错—个音),他就连行带跑下楼来(他住在三楼):‘交挂性命嘛!怎能这样弹,这样嘛!’他一面嚷、一面念谱、一面纠正,等到我弹对了,他才平心静气上楼去。那时,我一听到楼梯声响,就预感到大事不好......”在他的悉心传授指导下,林毛根经过多年勤学苦练,在潮筝艺术、技法上砥砺探索,最终成为新一代掌门人。

        林乔、林钟两姐妹自幼随父亲林毛根(1929-2007)学习潮筝,在家庭的熏陶和父亲的教导下,成为潮州筝派第四代传人。林乔12岁习筝,深深体会到慈父在教琴时的严厉:必须苦练基本功,从指法练习到小曲小调,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凡有一个音弹不好,就十遍二十遍反复练习。不着急上手弹,先练唱背谱再练琴。林毛根常说:“要弹好琴,先把音唱准、把曲唱好听。”每次林乔练好一首曲,父亲或爷爷就会拉着椰胡与她合乐,像带着孩子走路那样慢慢提携练习。经过严格的训练,两姐妹得到潮州筝艺的真传,继承了父亲在潮州筝、潮州细乐上的演奏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如今,林乔是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传承人;林钟是新加坡琴筝学会副会长,两人作为潮筝的地域带头人分别在内地与新加坡积极从事潮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吴笛,可谓家学渊源,虽未专业学筝,但从5岁起就在母亲林乔指导下开始苦练基本功,去瑞典读书也要带着心爱的筝。在纪念外公林毛根艺术的音乐会上,他以一曲韵味浓郁的《柳青娘》,完整演绎潮州筝的特点和风格,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21世纪,传统艺术发展面临着新的断层挑战,然而在“洪派”潮州筝的传承中,我们看到的是生机与希望。

传承谱系(表)





曲目欣赏:


寒鸦戏水(古筝:林乔 林钟 | 竹弦:林吉衡)


浪淘沙 合奏(林乔 林钟 吴笛)


月儿高-吴笛



锦上添花

古筝:林毛根  琵琶:李金浩  三弦:赵来洲


雁南归

古筝:林乔  竹弦:林吉衡  箫:蔡楚良


雨溅海棠花

古筝:林钟  竹弦:林吉衡  箫:李雄德


点击阅读原文:


谈筝论道第三十六期:潮乐传正声 秦筝播宗风——“洪派”潮州筝艺的传承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