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筝乐传承的梳理与思考(作者:高百坚)

传统筝乐传承的梳理与思考——写在“曹正古筝传承作品音乐会”之际


高百坚

敬爱的曹正教授离开我们已整整二十年了!传统筝乐传承,一直是曹正教授治学中关注的重要课题。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曹世伯父在给先父来信中指出:"本来余是力主技术改革者,然每聆后学演奏古调总难令人满意,常恐百花一枝殒㓔雕零,则信而好古之情常溢于言词间。好在学术问题终非大不了事,故无畏人言厚古者,这种思想在余治学过程中是时隐时现的。"字里行间,表达了曹世伯父对"古调"传承的担忧和不安。半个世纪过去了,传统筝乐的存承已成为中国古筝无法回避的话题。

(一)专家观点

A.筝乐存承三问 乔建中教授在《传统与创新──当代筝乐刍议》(《秦筝》2014.1.P4)中提到前辈筝乐艺术家留下的中国传统筝乐的时代琴音时指出:如此珍贵的音响,如此经典的演奏,如此浓郁的筝乐风格,在当代民乐舞台上还有多少演奏家将它们作为保留曲目?在我们的课堂上还有哪些老师让学生认真学习,坚持传习?在大量的筝乐教材中,它们又占了多大的份额?" B.院校传承现状 王英睿博士在《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研究》中指出:五六十年代的学生(第一代学院派筝家)有机会直接向民间艺术家学习,亲身体悟最地道、最富各派音韵特色的演奏,可以有意识尽力去体会,揣摩所学曲目的滋味,因此,他们继承下来音乐较多保持了原有特色。有用心人能够领悟到一些传统的筝乐传承方式所承载的传统音乐信息。然而随着这批老艺人相继故去,七十年代后的学生(第二代学院派筝家)就只通接受'二传手'(第一代学院派筝家)……教授的传统曲目。失去了昔日的传统音乐文化氛围和语言环境,没有唱曲的根底与念工尺的功夫,这种学习只能趋于模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C雷声大,雨声细 《秦筝》杂志按(20141P42):对传统流派的传承是多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几乎逢活动必讲,然而,收效甚微。” D."""" 孙文姸老师在第八届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教与学演奏高峰论坛作《新时代对传承筝乐的思考》中指出:我听过几届参加金钟奖选手的准备曲的时候,我去听,她(他)们在弹奏现代筝曲的时候,非常惊艳,那个技术那个表演,都非常成熟,都非常好,都感觉她(他)们应该是金钟奖金奖获得者。但是很有意思,传统筝曲一弹,那个水准差距很大,那是优与劣的关系,因为太白了……”弹筝人一定要保持对传统筝曲的信任。” F.责任与担当 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江澹䂀教授坦言:是何宝泉、孙文妍两位恩师一直拽着我们,在'不识货'的年少时代为我们灌了不少,即便是囫囵咽下,反刍也咀嚼出不少滋味。现在的青年非能力不及,实在因四面八方的信息量太大而无暇顾及,所以我们也得拽着他们,生怕他们过后没得可嚼,想担当时肚子里已经没货了,到那时,咱们的传统筝乐可能真的要失传了!"

(二)传统筝乐的特色和定位

a 已故古筝家李连生老师在《论是筝的灵魂》中指出:筝不能倚老卖老,可也不应该也没必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不足和局限而妄自菲薄,整天盲目跟着人家跑。古筝不是万能乐器,它做了它能做和该做的,足矣!" b 项斯华老师2OO7年在沈阳等音乐学院讲座中强调:无论是演奏或创作,筝本位──表现筝的特性──筝化──才是中国筝乐风格的核心部份。……在古筝演奏中,轻忽左手音腔的表现等于丧失灵魂。” c 赵登山老师强调古筝的特色是余音绕梁。赵老师在《国音艺术》专访《传统为根韵为魂》中指出:"“我希望筝可以继承传统,韵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魂,它最可贵,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洋为中用固然好,但不能崇洋媚外。我认为筝的学习要继承传统,没有传统的基础,我们的音乐就不能深,不能透,不能感人,也不能深奥。学艺先学德,才能很好地继承传统。传统是基础,只有夯实了基础,楼才能盖得高、稳。"不能丢了韵、失去根,让传统之脉中断。洋为中用可以锦上添花,崇洋媚外却只会穷途末路、自断前程。

(三)传承曹老敬畏传统,严谨谦和的宝贵遗产。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曹老大半世纪前对"古调"传承的担忧已成事实,高瞻远瞩,令人感叹!而曹老对先贤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严谨的学风,谦和的人品,更是筝人要传承的宝贵遗产! 我们再将时光拉回到上个世纪中。1962年,曹正先生南下采风。62日,他在给先前父的信中写道:"你们精湛的表演,严肃对待祖宗的遗产都是我应该心诚悦服的楷模。"曹正教授在另一信中谈到了古筝的传承问题:"吾辈虽说有了年纪,得让位给后来人,但是在各尽所能的前提下,尚须不遗余力保持既往的成就,为他们接班人留下些完好遗产才是""完好遗产"四字,可圈可点!1976年,曹正教授喜得潮州音乐家高嵩先生《上天梯》潮乐催法若干例一书,即着手擅写论文,阐明观点。尽管对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曹老仍谦逊的说:因为潮州人谈潮乐,总比外乡人要高明得多,弟得参与一些皮毛也感到荣幸的!字里行间,曹老对待老祖宗的敬畏、对待筝乐文化遗产的珍爱和完好传承,对待民间乐人的谦和之心跃然纸上!这正是当今青年筝家要传承的优秀品质。 无庸置疑,现代古筝发展很快,形势喜人,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以现代筝为主导的学院古筝教学中传统流派古筝被边缘化的事实!无根的"快餐式"模仿学艺,导致对传统筝乐的技法、地域风韵一知半解,或不甚了了。尽管如此,知识的浅薄丝亳不减弱某些青年筝家传播传统筝乐的"热情";放慢某些急功近利者"大跃进式"的传承脚步!君不见,有的刚学了几曲传统乐曲,就急于表现自我,急于开班办学,"传道解惑"。也有以自已一知半解的肤浅认识对传统筝乐的肆意改动创新代替对传统筝乐的原样存承。以多调《粉红莲》为例,有筝家没有掌握好潮筝音韵、技法的特点和情绪表达,活五滑到北京去,"高硬快响" "炫技",对潮筝"诸调自然互换"乱下定义。如此授徒传道,是对传统筝乐的无知、轻漫和不尊!在此,我弱弱地问一句:放下教鞭,面向田野,感悟音韵,先当学生,后当老师,如何?

(四)传统筝乐传承初现曙光

传统古筝传承问题已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和关注并付诸行动。四川音乐学院二次举办"翰雅杯"传统筝曲比赛,吸引了众多学子参加,反响良好!沈阳音乐学院高亮教授多次举行山东筝讲座,为山东筝派的传承与弘扬不遗余力!潮州筝派大本营于2016年举办了中国潮筝一一全国传统古筝学术交流会,受到各位名家的肯定和好评。112021日,中央音乐学院将举行《曹正古筝传承作品纪念音乐会》和《纪念曹东扶先生诞辰120周年音乐会》,两位先生的弟子和受其艺术恩泽的筝人以纪念音乐会的形式寄托后学对泰斗的仰望和追忆。

(五)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古筝继往开来,蓬勃发展的年代。饮水不忘淘井人,"在古筝现代筝乐教育、表演取得历史性进展的今天,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民间社会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实践所建立起来的筝乐艺术传统?"(《传统与创新──当代筝乐刍议》乔建中教授《秦筝》2014.1.P4)这是《曹正古筝传承作品纪念音乐会.经典永流传》留给后人的思考!

亲切缅怀敬爱的曹正教授!敬礼,为中国古筝传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前辈先贤!


(原载《中国民乐2018年第11期》)

评论0条评论

    高百坚+关注

    潮州筝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