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潮州筝乐文化的探究和梳理要有源、有理、有据(作者:高百坚)

潮州筝乐文化的探究和梳理要有源、有理、有据

高百坚

一一从杨秀明先生诸宫调《粉红莲》说起

潮州筝乐有轻三六、重三六、活三五、轻三重六、反线五调,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对于潮州筝家来说,用传统的理论和约定俗成的转调概念来玩"一曲多调"的自然互换,学理有根有据,弹奏"多调"得心应手。潮州筝乐首次出现诸宫调是杨秀明先生订谱的《粉红莲》,杨秀明在杨广泉先生成功改编多调《粉红莲》的基础上,在古筝弹奏《粉红莲》时分段用四个调来演奏。为了避开活五调在同宫调的弹奏中多弦按音的技术难题,杨变DA,这其实是潮州筝传统的"铁码法",目的是使4成为固定音,这样就能在演奏中专注2.7二音的做韵和呼应,这是先贤的智慧!

什么是诸宫调?诸宫调是宋元时期盛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宫,是中国古代各种音阶中的第一级音,以宫作为音阶起点的曲子称为宫调。 由多种宫调,包括不 同调高和不同调式的各种曲调连缀而成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长曲,叫做诸宫调。诸宫调不存在潮州音乐的传统曲调中,与以二四谱为基础的潮州筝乐诸调互换不属一个理论体系。

我们无妨来一下咬文嚼字,何为"""就是众、多的意思。诸多是一个汉语词语,指许多,好些个的意思。按杨秀明传谱的诸宫调《粉红莲》,全曲只改变了一个宫音,即从DA来弹奏活五段,其它轻三六、重三六、轻三重六都在D调中按音变调,自然互换,这显然不是诸宫调的定义和概念。为什么要在潮州音乐固有轻、重、反、活、轻三重五个传统调基础上,增加一个诸宫调,用来解释潮州传统筝曲的多调自然互换?为什么要把原来特别清晰的,以二四谱为基础的潮乐多调互换易为无根无据,说理不清的诸宫调?对此,杨秀明先生生前对所谓的诸宫调《粉红莲》的来龙去脉似无只言片语的文字解释,就是杨秀明先生在乐友、学生询及诸宫调的问题也支支吾吾,含糊其辞。

传统音乐研究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从文献资料和潮州音乐的现状来看并没有所谓的诸宫调,杨秀明先生给多调《粉红莲》套上诸宫调在学理上有胡拉强扯,故弄玄虚之嫌且在筝界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在,有不少一线老师还误认诸宫调是潮州筝乐的传统曲调。杨秀明先生传谱的诸宫调《粉红莲》更编入各院校教学和各古筝考级的教材。《华乐大典·古筝卷》收录的潮州传统筝曲《粉红莲》也冠以诸宫调。

个人认为:对传统筝乐文化的探索和梳理要有源、有理、有据,不能闭门造车,对潮筝诸调不能随意加新,乱作表述!杨秀明先生的诸宫调《粉红莲》在学理上没弄清楚之前,作为一家之见,可以在学术圈研讨,但不应该把诸宫调作为潮州筝乐的调名收入考级曲集乃至专业院校古筝教学之中!



评论0条评论

    高百坚+关注

    潮州筝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