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筝乐演奏的经典(作者:李萌)

潮州筝乐演奏的经典

——品味林毛根先生的潮州筝乐艺术

 李萌

       当年,我在听林毛根先生弹潮州筝乐时,就觉得非常的好,但是多年之后,我再听、再学、再教他的筝乐,又觉得更好,那种说不出来的韵味、令人回味的音高变化,音乐稍纵即逝,你想抓住的东西还没等回味过来,就令人瞠目结舌的无影无踪了。林先生的筝乐演奏是有魅力的,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筝乐是令人难忘的,林先生的音乐精神还在,录音还在,乐谱还在,学生们还在传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刚刚研究生毕业,虽然做了很多年学习潮州音乐的准备,但和林先生并不熟悉,只是恩师李婉芬先生、何宝泉先生的大力推荐,我决定去向林毛根先生学习潮州音乐。第一次要到汕头,人生地不熟,心里还有点慌。从北京先到了广州,通过陈安华先生认识了他的学生蔡毅。那时蔡毅还很小,在星海音乐学院读书(现在想起来,蔡毅是多么的靠谱,所有的事情都办得妥妥帖帖的)。正值寒假,我就跟着蔡毅到了汕头,找到了林毛根先生。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林先生不像个当地人,个头高高的,儒雅、和气,像个北方地区的领导,当然,一讲话,那浓重的潮州口音又证实了林先生当地人的本色。

      虽然,我做了多年的准备,也带了一些母谱的资料,但是细心的林先生还是给我准备了更多的母谱资料,耐心的解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还让我去听潮剧,学习活五调的潮剧唱腔。为了让我更好的学习,不浪费时间,林先生借了我一辆自行车,知道我是刚毕业没有钱住旅馆,还把孩子们的住房让给我住。那时候通讯还不发达,林先生家里还没有电话,所以很多事都不能及时联系,我又是个很用功的学生,有时间就去找林先生学习,占用了他很多的时间,现在想起,都觉得很惭愧。林先生教课很耐心,也讲求细节,知道我的研究将来会对其他人有帮助,他讲解得格外的细致和用心,因为传承潮州流派筝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林先生还无私的将他多年用的母谱给我做参考,让我非常的感动。

    林先生做了多年的领导,各行业的人都很熟悉,为人处世很周到,也很有心胸,他非常善于跟其他弹筝人交往。我在汕头期间,林先生亲自带我采访过肖韵阁先生,当时肖先生的夫人卧病在床,神志不清了,但肖先生身体很好,头脑清晰,知识渊博,边护理夫人、边讲解潮州筝乐的演奏,让我受益匪浅。后来,林先生还让蔡毅带我去向黄辉远先生学习,黄先生是个电气工程师,但潮州筝乐弹得很有光彩,这和他的家学渊源及自己的热爱、钻研有关。我当时应该继续去找黄长富老先生学习,因为身上带的钱不够了,没办法只好提前走了,因为准备不足失去这次机会,我后来一直为这件事很后悔。

    林先生并不仅仅是个具有全面艺术修养的、会弹潮州筝艺的大师,还是个会画中国画和写书法的文化人,也是汕头的潮州音乐发展从五十年代初以来的见证人 ,同时对潮州音乐演奏理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他曾在《中国音乐》等刊物上发表过《潮乐的风格和活五调》、《谈二三四谱》、《谈潮州筝》等专论。与郑诗敏、陈安华先生分别合编有《潮乐曲集》(上、下册)、《锦上添花》(筝曲集)。还参加了艺术科学家 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潮州音乐》地方卷的工作,受到 文化部、国家民委、全 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表彰。

        建国后,林毛根先生担任过文艺编辑、文化馆馆长、民间音乐曲艺团团长、歌舞团团长、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岭海丝竹社社长、潮州音乐研究会副会长、汕头市政协常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这些社会工作对他传播潮州筝乐、联系各界文化人士、扩大潮州筝乐文化的影响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从七十年代开始,林毛根先生曾多次与潮州音乐大师杨广泉先生合作,先后为中国唱片社、太平洋音像公司、香港东南亚唱片公司录制《雁南归》、《柳青娘》、《普天乐》、《思凡》等潮州名曲,林先生多次赴港参加演出、交流、和讲学活动。多家音像公司给他录制发行《林毛根专辑》和镭射唱片《潮州筝曲》的专辑。林先生虽然不是职业的筝演奏家,但是他的筝乐演奏艺术,通过他的作为领导的社会活动和高水平的筝乐演奏会,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专业和业余的筝乐演奏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201612月在汕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星海音乐学院,为弘扬潮州筝乐,并与国内筝乐各大流派进行学术交流,举办了“中国潮筝——全国传统古筝学术交流会”,借此机会,我表达对恩师林毛根先生和潮州筝乐前辈的敬意,愿潮州筝乐艺术在不断的传承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取其精华,发扬光大,

大家共同努力,把潮州筝乐建成最优秀的中华筝乐流派经典。

(本文载《潮州筝学术文论集》2016年増刊)

作者: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评论0条评论

    高百坚+关注

    潮州筝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