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对曹正教授筝学思想的研究、传承与弘扬

要重视对曹正教授

筝学思想的研究、传承与弘扬


作者:高百坚


1998年4月13日,曹正教授骑鹤西去。治丧期间,我目睹田力姐姐(曹正教授爱女)用小型复印机复印曹教授遗稿,来信等文字资料的场面,令人感慨系之!曹教授为古筝事业鞠躬尽瘁,身后留下一叠叠文稿,她是曹正教授筝乐人生的写真,她是筝界同仁的共同财富!

曹正先生给高哲睿先生的书信


作为中国古筝专业教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曹正教授总是高瞻远瞩,审视筝乐现象,提出问题,古调传承和理论研究是曹正教授治学中赞别专注的二大课题。

1、“古调”传承


传统筝乐传承一直是个老问题。早在62年曹正教授就发出对"余是力主技术改革者,然每聆后学演奏古调总难令人满意,常恐百花一枝殒㓔雕零…”的担忧。随着古筝新技法的开发和成熟,筝乐技巧化、繁复化、打击乐化的新作品受到更多的关注、研习和推广,繁音寡韵代替了清音雅韵,高硬快响代替了余音绕梁,在追现代,轻传统的大环境中,“古调”沦为陪衬已是不争之实。


观第十三届金钟奖传统流派规定曲目的表演,曹老半世纪前对古调传承担扰的问题清楚地凸在世人面前!以潮州筝曲为例:这次比赛中很多选手弹了活五调《柳青娘》,出现的“外江五”、学院推、表错情三大通病,有的选手对“古调”的演绎令人不忍卒听!


曹正教授指出:“文化中没有传承,就不可能有发展”。潮州筝根在民间,花开田野,妙在神韵,学贵熏陶。音乐院校的专才要走出大墙,到民间音乐文化寻根,在潮州方言中了解潮州八声与按音做韵的关系;在读谱生韵中体悟“声腔生韵,以韵引声”的潮州筝乐之魂;在与民间乐师的会乐中了解“慢而不断、快而不乱”的“缭舵”把控,学习“惜力”、“准中求变、一音多韵”等体系性演奏法。要创造条件,请有“二下子”的民间乐师进入院校面对面,手把手地传艺,果能如此,“古调”才不会殒㓔雕零,才不会被转基因。



2、理论研究


曹正教授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重视理论研究与探索。1963年他在写给髙哲睿先生的信中提到∶“弟从事秦筝研习凡廿六年余,寻师访友搜集整理尚称不遗余力,然应接间鲜有重视理论探讨者,以故常以于诸筝友中游说有词,以毛主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据,广为嘤鸣之求。”曹老身体力行,著书立说,著作等身。曹老的教学安排莫不如此。在《指导古筝专业硕士之设想》中指出∶“民族器乐理论硕士生,和理论系研究生不同。器理硕士生,务必是“文武全才”。文,是理论研究,武,是表演艺术,两者不可偏废。但测重点要有所突出,以技术技巧而论由入学前的学习,在经过中学大学毕业,可说是有了较雄厚的基础了,但就专业理论来说。两者是不相适应的,因而要偏重理论方面的学习,这便是硕士生的首要任务”。


再看当下,古筝演奏队伍红红火火,形势喜人,理论建设薄弱滞后,令人担忧。以院校专才的潮州筝乐理论研究为例,虽然有一些比较好的潮州筝乐论文和专著,但“剪剪贴贴,糊浆一粘,大名一签,豪文一篇”;“人云也云”、吃现成饭的论文;以讹传讹,误人子弟的烂文。林毛根先生指出“内行人读外行书”现象时有出现,古筝专才的写作水平亟待提高!曹正教授等老一辈筝家耐得住寂寞,在“四冷环境”中坚持理论研究和探索,其专心致志,严谨、细致的学风更有待古筝后辈传承和弘扬。


3、一点建言


中国古筝有二大全国性筝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古筝高层的领导下,中国古筝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古调”传承与理论研究仍是中国古筝健康有序发展与弘扬的软肋!中国古筝有传统筝、现代筝的格局,两大筝会各自的工作重心是否可以有所侧重?可否附设一个理论研究部,加强正确的誉论导向,指导古筝人提高理论素养,读好书,善思考,写好文。

评论0条评论

    高百坚+关注

    潮州筝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