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古筝经典金曲欣赏与思考(作者: 高百坚)

   近现代古筝经典金曲欣赏与思考


作者:高百坚


二零二零年十月,广州市举行了第四届盛世华筝“向经典致敬”大型古筝专场音乐会。十月七日下午,近、现代篇章中有二首筝曲极堪注目。

 

一、《铁马吟》

 

由赵峰老师演奏的《铁马吟》,极堪注目!这首由山东筝第五代传人赵登山先生创作于1985的古筝新作品,遵循传统古筝右手弹、左手按的演奏模式,缓慢幽深的音调,模拟古琴音色及奏法,注重韵味,突出流派风韵。赵峰老师演奏时平心静气,琴人合一,融入曲境,令人赏心悦目。


《铁马吟》在筝坛刮起了一阵清风,历久不衰,其成功源于赵老对古筝的长年修练、对艺术审美、音乐语言、古筝风韵的准确把握。赞叹之余,是对我们离传统还有多远的忧虑和不安!当后学演奏古调总难令人满意,常恐百花一枝殒㓔雕零(曹正先生语);当筝瑟琵琶日慕繁华之际;当高、硬、快、响,打、砸、敲、拍引领古筝舞台之时,清音雅韵何处觅?在以对传统流派改良意识代替对千百年筝乐文化的原样存承,在传统经典筝曲与现代技法嫁接成风的当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快手“炫技”、极度夸张的肢体语言,失去的是那余音绕梁,不绝如缕的筝魂!


感恩您,赵登山先生!创作如此美妙的传世经典!点明古筝的根和魂! 安息吧,赵登山先生!传统古筝的根未断,传人在,吾辈会倍加努力!

 

二、《山丹丹开花紅艳艳》

 

由耄耋老筝家焦金海教授带领焦叶老师、古筝新秀文玺公主三代筝人为观众献演了经典金曲《山丹丹开花紅艳艳》。赞赏之余,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新时期古筝创作的思考。


焦金海教授曾在微信中向我们披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筝独奏曲是我当时我在河南淮阳《中央广播事业局五七干校》劳动,由马季老师带队,在其周边七八个县城演出,……"。


近半个世纪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风靡筝坛,成为广大筝人的历史记忆!而“五七干校"是什么?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不太清楚, 但读一读过来人的文字,应该对五七干校有较清晰和和客观的认识。


“自从70年5、20下放劳动锻炼以来迄今已经二十一个月了,在这里我们走在毛主席指引的“五七”道路,接受工农兵再教育,闲时搞运动,忙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这对我们这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来说是何等重要啊"(引自曹正老师72年给先父的来信)字里行间,辛酸,无奈跃然纸上!在那个困难的年期,焦老师順应时局,抓住机遇,推出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重的创新筝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令人萧然起敬!


五七干校已成为遥远的记忆,但焦老等老一辈筝家在特定历史时期播下的星星之火,借改革开放的阵阵春风,终成燎原之势!


再把时间倒回到2000年,时任澄海潮乐研究会顾问的陈旭先生在给研究会的来信中提到:在创作方面,应立足于写大众化乐曲为主,尽量写出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顺畅、易学、易普及。澄海若干年来,一些艺人搞了不少新作乐曲,很少为群众所接受并流传开来,因为大多数是表演性乐曲………演奏难度高,使人望而生畏,谈什么流传普及?”陈旭先生说的是潮州乐曲创作,但我更愿意把这种现象与古筝新作品联系起来思考。


为什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受到广大筝人的追捧?为什么把《渔舟唱晚》做为“向经典致敬”的压轴节目,为什么这些“低级别”的考级曲目下至筝童,上至大师,都视为经典弹练,历久不衰?我们的作曲家能否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评论0条评论

    高百坚+关注

    潮州筝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