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族乐团赴三国演出 优美民乐倾倒外国观众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与西亚和非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受文化部派遣,吉林省省民族乐团团长张诚率团一行15人,于10月10日至25日赴土耳其、苏丹、摩洛哥3国进行了访问演出。

  省民族乐团此行,无论乐器或曲目,都作了精心的设计与选择。不仅突出中国特色的唢呐、笛、笙、琵琶、二胡、古筝等传统中国器乐演奏。同时也彰显中国关东地域特色的吹打乐合奏曲。此外,还精心准备了当地国家乐曲、歌曲,以产生互动,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为中土建交增添一抹亮色

  10月12日晚,省民族乐团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国立绘画与雕塑博物馆歌剧院金色大厅,为第二届sefika kutluerl 国际艺术节举行首场演出。

  开场浓郁的中国风情音乐《北国欢歌》一下子扣住了观众的心弦,一曲结束,掌声雷动。紧接着笛子、琵琶、笙独奏等接连上场,令在场观众惊叹不已。一曲《小河淌水》古筝弹唱演绎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民歌,著名唢呐演奏家王庆忠的《百鸟朝凤》,将演出推向高潮,全场叫好声此起彼伏。艺术节创始人sefika kutluer女士激动地向代表团团长张诚做出五指捏拢手心朝上的手势,并喊着“非常精彩,好极了!”。

  而土耳其民歌《厄尔加兹山》和流行歌曲《蓝色的土耳其》的演绎,则再一次拉近了与观众距离。当结束曲《丰收锣鼓》演奏完毕,观众掌声阵阵,不肯离去,艺术家们又一连演奏了《花好月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拉德夫斯基》三首曲子,才免强谢幕。

  中国驻土大使兴奋地说:“你们的演出非常成功!”当地媒体也报道称“为中国和土耳其建交40周年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助阵喀土穆国际艺术节

  10月16日晚,苏丹喀土穆友谊厅举行第十届喀土穆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千人的剧场,座无虚席,来自英、法、德、伊朗、沙特、西班牙、毛里塔尼亚、中国等9个国家的艺术团参加苏丹第十届喀土穆国际艺术节,唯独中国艺术团参加开幕式,同苏丹几个艺术团同台演出。中国板块25分钟演出时间,推出了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民乐组合《国色天香》、《腾飞》、古筝弹唱《小河淌水》、苏丹民歌《你好》、合奏《丰收锣鼓》等精粹,把演出推向高潮,台下叫好声、欢呼声掀起阵阵热浪。

  当演出结束后,当地电视台、电台等媒体纷纷采访代表团团长和艺术家。苏丹文化部部长萨姆勒哈拉夫拉,在中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刘增先的陪同下,走到中国艺术家化妆室看望大家。萨姆勒哈拉夫拉兴奋地说:“你们的精彩表现是给苏丹人民很好的礼物,谢谢中国代表团,再一次为你们鼓掌。”驻苏大使代办刘增先补充说:“也给我们大使馆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同样,省民族乐团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五世剧场举行专场演出也非常成功。中国驻摩文化参赞姜振霄对演员们说:“这是近几年中国民族音乐第一次到摩洛哥,过去演出常规是杂技、功夫。这次你们让摩洛哥国人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你们获得了成功!”。

  旅途艰辛 最长飞了20小时

  张诚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演出过程中,省民族乐团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饮食不习惯,三国之间往返候机、转机路途和较大的时差,都让艺术家们备感疲惫。三国之间最长转机飞行时间有达20个小时的,中间涉及乐器、包箱的托运以及语言的障碍等,都带来一定的困难,但艺术家们以最大的耐性克服了困难,不讲条件,一路互相提携着。在苏丹,当地高温超过40℃,但艺术家们严格遵守当地风俗,一路都穿着长衫长裤。

  张诚说,此次出访演出,演员们一举一动都十分注意形象,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能让外国友人通过我们了解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了解中国21世纪生活水平和艺术水平,了解中国的进步,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相关阅读

  中土建交40周年 吉林省民族乐团安卡拉演出受好评

  纯民间组合打造 吉林市也有个“女子红乐坊”

  天津音乐学院民乐团波兰华沙奉献精彩演出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