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的摇椅吱呀摇晃藏着整个童年,这是专属于夏日的标记
演出曲目以“春·花·秋·月”为脉络,勾勒四季流转
7月6日晚,盛京大剧院音乐厅内筝音袅袅。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古筝专业副教授芦雁带来的“芦雁古筝独奏音乐会”,以跨越传统与现代的演绎,为沈城传统音乐爱好者献上了一场兼具学术厚度与艺术感染力的视听盛宴,彰显了当代民乐传承者的专业底蕴与创新追求。并在沈阳日报进行宣传发表。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内,当最后一缕筝音如薄雾般消散在寂静中,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奔涌而出。7月3日晚,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学生孟思彤的《舞·弦》古筝独奏音乐会,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展示,更成为传统与现代、师承与创新深情对话的艺术现场。
本场音乐会是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选拔赛(民族弹拨、古筝)中,四川入围选手联合呈现,集中展示中国民族器乐的多样面貌。演出曲目涵盖古筝、琵琶、中阮等器种,既有传统经典,也包括当代创作,不仅体现当前青年演奏家的扎实功底与多元表达,也展现出国内最高水准的音乐教育的实践成果。
《飞花叶》是由“中华筝”五色弦乐团团长苏仪桐女士委约著名音乐制作人潘永峰教授创作的一首古筝三重奏作品,该曲于2025年6月27日北京美后肆时•美剧场首演成功。
2025年6月30日19时30分,四川音乐学院小音乐厅内,暖黄灯光轻洒,古筝静候。“破阵子——王筱媚古筝独奏音乐会”在此启幕,这场由江澹曦教授悉心指导的音乐会,是筱媚十年习筝路上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她向古筝艺术递交的一份炽热答卷。音乐会曲目编排精妙,传统与创新交织的琴韵织章,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艺术长卷,串联起迥异风格与不同时代的古筝声景。
本场音乐会深度融合山西地理文脉与古筝艺术,以“汾水瑶音”为美学核心,音乐会收录八首山西风格筝曲,有原创、有经典、有重奏、有群奏,风格多变,形式新颖。
11月21日,刘乐老师将亲临重庆,现场教授《风月》高级研修课程。
古筝,起源于秦,盛于当代,二十一弦如星河铺展,音色空灵清澈、复杂多变。古筝不仅仅是一件东方乐器,更是缱绻情思的衍生,是山水之间的低语,是岁月深处的呢喃。它不仅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更是一种气韵,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