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晶的话 这张是我在香港灌录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也是第一次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録音。这次录音是以现场收音的形式,于香港一所宏大的教堂裹进行,没有细小录音棚带来的局促、厚厚玻璃的隔膜、也没有耳机下的压迫感,更没有紧张令人不安的寂静,整个过程是这様自然、松弛和随意。这様的录音很是享受,也最投入和真摰,感觉就像透过话筒在与大家浅谈和交流一様。 我是个喜欢在没有压力下自我陶醉的人,爱以琴音去诉说情感,开心的、忧郁的、惆怅的、悲伤的。一种纯音乐的音乐,只有心在说话,尽情尽兴。这张专辑里的曲目都是我喜欢的,期借以追寻心中响往的音乐,琴音中也记録了我的心路历程,希望与每位听众一同分享及回味。 最后,我在此衷心的感谢参与这张专辑制作的每位工作人员,他们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协助我完成这张专辑,他们的专业和热情,追求完美的拼斗能耐,令我感受深刻。 罗晶古筝艺术团 罗晶古筝艺术团成立至今已有四年了,在这两年里,我们承蒙许多乐界前辈的帮助与支持,使乐团得以茁壮成长。在2004年12月乐团举办了首次演奏会──「筝情对话」,演奏会中联同来自台湾的风雅颂古筝重奏团共同演出,尝试作别开生面的两地音乐交流,是次演出好评如潮。更有意义的是,在训练的过程中,乐团获得多位乐界名家何占豪先生、顾冠仁先生、李家华先生的亲自指导,令我们获益良多。 现时乐团的成员有的是古筝导师、香港演艺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的音乐系学生,凭藉我们的的音乐根基,以及对古筝艺术的热爱和对音乐的追求,使我们凝聚在一起。乐团在提高团员演奏技术的同时,也注重演绎风格的推陈出新,希望透过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重奏作品来进一步展现古筝的音乐特色与艺术魅力,使这古老的传统乐器更具时代气息,让广大听众欣赏到更丰富、更多变、更有表现力的古筝组合表演形式。 青年古筝演奏家罗晶简介: 古筝演奏家。1986年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何宝泉、孙文研伉俪。1992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翌年获学院颁发傅成贤奖学金。1995年以优异成绩破格提前一年毕业,同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团担任古筝独奏演员 。2002年加入香港中乐团至今,2003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及香港演艺学院。 经名师长期的精心培育,加上罗氏的聪慧与勤奋,使她全面而扎实地掌握了古筝演奏技法且精熟于各大传统筝派,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奏特质:文秀而不纤弱,研丽而不娇艳,淡雅而不单薄,空灵而不虚幻;显现出恬静闲适,清新雅健的艺术风格。 罗氏于1989年获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少年专业组第一名。1993年起连续四届参加「上海之春」展演,并获音乐表演奖。1995年获文化部主办的东方杯全国古筝比赛青年组第二奖。1999年赴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2001年新年随上海民族乐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同年仲春,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筝鸣」古筝独奏音乐会。同年孟夏,赴捷克参加布拉格之春艺术节。罗氏曾先后出访欧洲、亚洲、澳洲及美洲,包括台湾和澳门等二十几个国家及地区。 1992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罗晶古筝演奏专辑》,其中首录《茉莉芬芳》和《姊妹歌》深受好评。同年应邀以古筝重新演绎《临安遗恨》和《梁祝》,并由上海交响乐团协奏录成唱片。2001年首演古筝与乐队《山水》。2006年在香港古筝节中首演古筝、笛子双协奏曲《牡丹亭》。另外录制了《浏阳河》、《恒春耕农歌》及《川江情》等几十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古筝专辑《月儿高》: 1.茉莉芬芳 (箏) 2.柳青娘 (箏與二絃) 3.陳杏元和番 (箏) 4.綠島小夜曲 (箏四重奏) 5.出水蓮 (箏、提胡與洞簫) 6.月兒高 (箏四重奏) 7.漁舟唱晚 (箏) 8.漢宮秋月 (箏) 9.戰台風 (箏與敲擊) 10.綠島小夜曲 (現場版) (箏四重奏) 艺 术 家: 罗晶Luo Jing 音乐类型: 民乐 唱片公司: 编号: MCD2947 发行时间: 2007 古筝专辑简介 乐师: 罗晶 (古筝) 朱 茸 (提胡) 谭宝硕 (洞箫) 钱国伟 (敲击:大堂鼓、小堂鼓、钢片琴与三角铁) 参与是次录音之罗晶古筝艺术团团员: 叶智嘉(古筝) 冯钰珊 (古筝) 徐美婷 (古筝) 蒙香港中乐团允许罗晶小姐、钱国伟先生、谭宝硕先生及朱茸先生参与是次录音。 作曲: Track 1 何占豪/ Track 7 娄树华/ Track 9 王昌元 编曲: Track 4, 6, 10 顾冠仁/ Track 9 (敲击部分) 钱国伟 日本制版金碟 全球首张以5.6448 Mega Hz 1-bit WSD/DSD 纯数字录音之古筝音乐 全程选用 Tara Labs The One LE 顶级线材 及 IsoTek Nova电源过滤器材,以单点直刻技术录音,务求将教堂之自然堂音,乐声之三维型态,更纯真地重现乐迷眼前 录音师之精淮捕捉,不论宏动态或微动态,令听者哗然 罗晶指法之快而淮,则令人目瞪口呆 特别推荐﹕古筝战台风、茉莉芬芳、绿岛小夜曲四重奏
任洁与吉他四重奏乐团演奏《五感》 10月29日晚,韩国著名的首尔吉他四重奏乐团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为南京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古典吉他音乐会。音乐会上,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与他们共同演奏了由韩国著名作曲家赵皙衍新创作的古筝与吉他四重奏《五感》。这也是此曲在中国的首次演出。在此之前的9月28日,任洁在韩国与该乐团的四位演奏家合作进行了此曲的世界首演,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10月26日晚,“纪念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独奏音乐会”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4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为观众奉献了精彩的演出。其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望演奏了《姜女泪》,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邱霁演奏了《抒情幻想曲》,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王蔚演奏了《蕉窗夜雨》,扬州大学副教授王小平演奏了《铁马吟》,新加坡南阳艺术学院的尹群演奏了《秦桑曲》等。曹东扶老师的外孙女冯娟娟、冯彬彬、孙子曹杨均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演奏。 演出结束后,中国古筝网记者对当晚到场的几位老艺术家进行了采访。 至此,为期两天的“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拉下了帷幕。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纪念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组委会主办,扬州筝乐联盟、洛阳市少儿古筝艺术团承办的“古筝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筝家、专家学者、古筝新秀等近120人参与了纪念活动。 10月25日上午九点,“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中国社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康明、著名筝家周延甲、陈安华、何成育、周望、曹东扶夫人尹士瑞、长子曹永安、女儿曹桂芳、李汴、外孙女冯娟娟、冯彬彬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中国社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康明作了致辞,曹东扶长子、著名古筝演奏家曹永安、著名筝家、曹东扶学生娄方、洛阳市少儿古筝艺术团团长付艳、扬州筝乐联盟会长汪健群等作了发言。他们纷纷肯定了曹东扶先生作为古筝一代宗师、曹派古筝艺术的创始人对古筝发展事业所作出的极大贡献,并且表达了对曹先生崇高品德和顽强精神的由衷敬佩。尤其是著名筝家娄方先生,在谈到曹老师给自己耐心教课的同时还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感激、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因此数度落泪,感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开幕式结束后,曹派筝艺交流活动随即展开。曹东扶先生的筝艺传人现场为大家进行了演奏。其中,曹东扶外孙女冯娟娟、冯彬彬、外孙冯新原表演了河南筝曲《高山流水》、《文姬归汉》,古筝演奏家曹永安演奏了曹东扶先生创作的《陈杏元和番》,曹永安、娄方、冯娟娟表演了《打雁》,付艳古筝演奏、娄方大鼓伴奏《闹元宵》。 10月25日下午,组委会组织了“纪念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论文交流活动。交流会上,著名筝家陈安华教授首先作了发言。他为大家阅读了他纪念恩师的文章《难忘的1964年》,用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为观众展现了恩师曹东扶极高的艺术造诣和艺术追求。著名筝家、曹东扶弟子何成育请组委会委员李洪安老师代为阅读了纪念文章《忆恩师》,向人们展示了曹老师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和甘于奉献、大公无私的品德。曹东扶之子曹永安列举了一个个实例生动地讲述了父亲在艺术创作时的精益求精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曹东扶长女曹桂芳用“唱”、“弹”、“拉”、“抓”、“敲”五个字引出了父亲曹东扶在河南大调曲子、三弦、琵琶、软弓胡、古筝、扬琴等各方面的艺术造诣。并且,她还现场演唱了几段曹派大调曲子,为观众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南艺的阎爱华教授坦言,自己对古筝的热爱正是源于一个暑假里无意听到的曹东扶先生弹奏《闹元宵》的录音。并且她还表示,受到本次活动的启发,她决定把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地方筝曲引进南艺,让南艺的师生们学习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著名古筝教育家、曹派筝艺第一代传人刘巧君女士向观众再现了曹东扶先生进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之前和山东筝家张为昭、客家筝家罗九香打擂的情景,并呼吁大家学习古筝艺术要充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希望古筝艺术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繁荣发展。著名筝家娄方回顾了曹东扶先生一生的艺术成就,并回忆了受教于曹老师时,老师给自己不厌其烦地抠一首筝曲时的情景。同时,在最困难的时期,曹老师最牵挂的还是古筝艺术的弘扬和发展。最后,著名筝家周延甲先生作了发言。他结合曹东扶大师的艺术成就,提倡普及创新思想,发扬、学习老一辈筝家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近年来,结合对音乐美学问题的思考和自己的舞台实践,我创作了一些筝乐作品,我把他们定位为“新文人音乐”。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建立个性化的艺术风格非常重要。本文中的“新文人音乐”并不是某种地域性流派或群体固定风格的指称,而是自己将当下音乐美学与个体艺术发展之路相结合给予的答卷,这里就是自己创作中的一些感悟来谈谈对“新文人音乐”的认识。 “新文人音乐” “新文人”艺术的概念是由绘画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用于指称一批“打破了地域与风格,消弱了统一的法式与题材特征而以统一的文化追求为目标的倡导”的画家群体,“从更深的艺术自律中更高的文化品格上来反思时代对艺术家的要求与艺术家对时代的追求”(陈绶祥《新的聚合-“新文人画”经纬》)。这个“统一的”目标也适用于我们今天的创作,就是将研究自身的文化传统作为创作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一切的思考都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或者是另一种意义上重蹈前人覆辙的徒劳。只有“决心将追求各自的文化传统作为自身创造力的前提,并借此获得独立性”(周文中《华人作曲家何去何从?》),摆脱各种理论的“争吵”和体系的隔阂,从一切先入为主的观点中独立出来,把中国文化传统作为音乐创作的新动力,才能建立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重建中国文化的价值观,真正回到中国艺术自身的立场来。“新文人音乐”不是在演奏古曲时仅仅具有一种典雅的气质,也不是屈从于西方美学观审美特性,具有“文人”品质和责任的现代式创造。“文人传统可以抵抗现代音乐中与日俱增的自我主意与商品化趋向,并能引导我们追求一种新的音乐语言”(周文中《华人作曲家何去何从?》)。它也不同于旧时文人的保守与避世,而是一种积极、主动、开放的选择,这个“新”就是用今天特有的文化视角来重新思考、探索和创新。我所认为的“新文人音乐”强调的是文化品格与合乎艺术自律的创造,大致可简单概括为“雅正”、“鲜活”、和“融合”。 一、雅正-文人传统的品位格调 中国的传统音乐如果按照使用人群大致可划分为:(1)雅乐,即古代官廷音乐;(2)宗教音乐;(3)文人音乐;(4)地方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他们按照各自的发展轨迹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相对而言文人音乐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观。 在我看来,传统文人音乐中存留的“雅正”格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核心文化灵魂和主体的情感诉求。上古时代,乐、舞、诗三者都没有独立,它们相互环绕,密切结合在一起。《周礼》中的“六诗”所说的“雅即是正,它意指历经千秋万代,正者永不停止地受到后人的赞美歌咏”(江文也《孔子的乐论》杨儒宾译)。所谓“正”就是孔子评论《诗经》时所说的“思无邪”(《论语 为证》),导正人心,使得其美;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曾说“生死刚正谓之骨”,宋代爱国英雄文天祥为我们留下了《正气歌》。从整个中国文化史来看。对这种“正气”的倡导和颂扬一直是主流的声音,“雅”在今天来说是指高层次的品位格调。 我觉得创作一首乐曲,它的立意、格调非常重要。“雅正”在我的音乐创作中大致包括这样一些内容:(1)表现中国历史文化人物的品格精神和文化魅力;(2)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质朴淡然的哲学观;(3)召唤古典诗词歌赋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灵魂;(4)体悟中国书画的笔墨和旷远的意境。当然这些都是在体现我们现在人审美习惯和需求的前提下而提出的。 二、鲜活-体现当代审美情趣的创新风格 对我来说“雅正”只是指我所追求的音乐主体灵魂,或称之为“骨”的框架;它并不能涵盖一切,而一部作品有没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它是否存活的根本原因。 传统文人音乐的衰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我认为最根本的一点是其后期过于迷恋“清微淡远”风格和孤芳自赏,这样的审美取向决定了音乐的程式化倾向和风格的局限性。如果我们仅仅教条化的生搬硬套,那样做的结果只是貌而移其神,忽视了音乐本体的表现力。在今天的音乐会上如果原封不动地演奏这些名曲,就会显得冗长而缓慢,因为时代改变了,人们欣赏的心理节奏也在改变。 当我们认识到传统文人音乐中的一些不足,再来审视今天的筝乐创作,就会明白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变革,如果创新,使作品呈现“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筝乐表演实践者,我们的创作是围绕筝这件乐器为核心展开的,就筝乐创作而言,我认为这个“新”首先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对传统的突破,即内容上突破局限于“情与景”的具象描摹;结构上突破起承转合的固定范式;声响上突破单一线性旋律思维等。 我在创作《墨·戏》、《律·动》时,虽然也受到书法、绘画、喜剧等具体因素的启发,但我都摒弃了具像表意的传统对应方式,而是强调音乐形象抽象化了中国气质、神韵,注重虚实对比,将块面织体和复数的线性旋律,通过多变的节奏切换,呈现或朴拙、或空灵、或粗犷、或沉静的声音动象。而在《静夜思》、《如梦令》这类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作品中,也不局限于字面的图解和场景的铺陈,而在于境界的开掘和内心情感的延展。我也尝试筝与其它乐器的重奏写作,在这些作品中一方面注重保留与传统的对话,同时也强调创造出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在横向时间层次上展示线性旋律丰富的韵味,纵向织体空间构筑不同的色彩和张力;这些小型室内乐创作有助于筝乐表现力的进一步拓展。其次,在演奏上要想获得前所未有的表现张力和声响空间,也离不开技术指法的时间创造。比如赵曼琴先生创立的快速指序法,是现代筝乐演奏技术的一大突破和飞跃。没有速度和力度就无法形成对比,其表现空间就有所局限,就不能体现我们时代丰富多彩的节奏动力,但“快”并不是为了单纯的炫技,而是为乐曲的主题内容服务,在作品中我也非常注意这个“度”的把握。我所运用的“多指劈扫”、“轮泛音”、“四度滑颤”等表现手法,就是应具体作品需要体现的韵味而摸索实践出来的。 对于今天的音乐创作而言,创新非常重要,但创新并非完全脱离传统音乐本体一味追求乖戾奇特,或将某些元素作表面化的拼贴。我所认为的创新,是要合乎艺术其自身规律的“新”,一方面能体现乐器自身悠久文化积淀的特点,同时也要体现创作演奏者的时代风格和鲜明个性。我们不进要熟悉了解传统筝曲各个流派的风格特色和技术特点,对筝这件乐器的“韵味”有深入而理性的把握,还要积极的通过实践拓展其表现的可能性。使乐曲所获得的新质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如果把音乐形式看做是声音材料的有序化组合,那么由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相关要素能获得整体的新质性,作品就能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特质和个性化的风格特色。 三、融合——以中国音乐理念为核心灵魂的开放与兼容 1969年爵士音乐大师迈尔斯·戴维斯相继发行了著名专辑《In a Silent Way》和《Bitches Brew》,为当时爵士乐的新方向打开了一个闸门,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这种新的音乐风格于70年代加以发展延伸之后,形成所谓的融合爵士音乐(Fusion),成为乐坛的主流之声(刘凯、谢彤编著《爵士音乐史》)。融合的概念也成为各种艺术跨界寻求突破自我界限获得新生的重要理念,和后现代社会多元艺术的主要标志。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信息交流非常发达,过去彼此对峙的文化观念,今天发现距离是如此之近,这也是当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我认为“融合”的观念也体现在今天的新文人音乐的创作中。我认为“融合”这一具有复合式音乐的理性思维为今天的创作带来了无限多的可能性。“融合”不是指某一种固定的风格,二十指具有跨越不同艺术界限、数种风格符合的“混搭”,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具有一种、或多种“融合”的模式。但“融合”不等于随意的表面化拼贴,它的核心是个性化意识的主动选择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我在创作作品中的声乐部分时,就尝试把自己喜爱的多种声腔要素融为一体,如民族声乐、戏曲中的京、昆、越等剧种的润腔用韵,以及传统的“弦歌”的概念进行融合,我将其称之为“筝歌”,力求创造一种个性化、具有中国古典气质的新声腔。如为李清照词创作的《如梦令》和《渔家傲》,音诗《文姬归汉》等。传统的“弦歌”是指中国古代文人雅集时用古琴伴奏吟唱诗词的音乐形式,宋代朱长文《琴史·声歌》中说“古之弦歌,有鼓弦以合歌者,有作歌以配弦者,其归一揆也。盖古人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情发于中,声发于指,表里均也”(王迪《弦歌雅韵》)。我觉得过去的文人从小在私塾中就用吟诵的方式来背诵古诗文,所以“弦歌”的吐字发音用韵也可能是在吟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同今天京剧中还保留的“韵白”。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的讲话,随着教育模式和现代白话文的变革,今天很少有人会用过去的方式吟诵诗词:有人用昆曲的韵腔来唱“弦歌”,虽有古意,但人们多数把它当作昆曲清唱来欣赏,所以我在创作“筝歌”的过程中,一方面追求作品的格调和韵味,另一方面还特别注重它与当代观众的交流共鸣,力求明白晓畅,反对故作艰深的玄虚。 在我的创作中,除了文人雅乐、戏曲音乐,各地方尚存的民间音乐也是我学习借鉴的对象。由于这些音乐没有完全脱离它们的土壤,具有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文化形态,因而保存较为完整,豪放、粗犷,直抒胸臆而激动人心,有着“鲜活”的生命状态。今天我们称之为“原生态音乐”,它们长久以来心口相传,与民众生活实践息息相关,使我们民族珍贵的“文化记忆”。在我的创作中很注重吸收民间地方音乐的元素,如《静夜思》,就是以中原地区音调特色的元素为主体,用筝与大提琴对话的方式来表现富有诗意化的情感。而《律·动》则将中国民间打击乐豪放、粗犷的气质抽象化,强调一种由内而外的气息运行,追求豪放、率真的艺术风格,凸现其当代精神。 新文人音乐不仅要继承自己传统中优秀的基因,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传统,我们周边邻国的音乐,如日本、朝鲜、越南、印度、蒙古等国的音乐,历史上它们和中国音乐的发展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可以启发我们创作,融合在我们的音乐中。我在创作《弦·趣》时就曾借鉴了印度古典音乐素材和丰富多变的附加节奏,将它们融合进中国筝乐特有的吟揉滑颤中,运用了“四度滑颤”等指法,力求在同一个作品中体现了两个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对话。 今天的音乐显现出这种融合的复数形式,这也是艺术当代性的表现特征。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融合的,关键是怎样融合?以什么为核心灵魂?如何能做到“脱胎换骨”、“点石成金”。 在这里我只是结合自己的音乐实践,粗浅地谈谈队筝乐创作的一些体验和对“新文人音乐”的理解。我的“新文人音乐”是今天这个多元时代中一种个人化的主动选择。对“新文人音乐”我的有些提法肯定会有不妥之处,但我
25日,济宁市霍家街小学的学生在进行古筝表演《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当日,霍家街小学迎来了60周年校庆。60年来,霍家街小学坚持“科研兴校,改革创新,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办学思想,遵循“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不断进取,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在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乐舞颂太平》如期在人民舞台炫彩出演。江苏省柳琴剧团的八音齐奏拉开了此次晚会的序幕。古筝的悠扬、琵琶的典雅、鼓的大气、镈的厚重,再加上白色的烟雾营造出的一种梦幻意境,立刻将观众带进了汉代的宫廷。 《乐舞颂太平》以展示汉代文化风貌为主题,通过汉乐演奏、仿汉舞蹈表演、展现汉代人文风貌的诗词吟诵,再现了汉代的文化风貌和风土人情。晚会包含仿汉音乐演奏《八音齐奏》、仿汉乐相和大曲《楚汉相争》、《建鼓舞》、《长袖舞》、古埙合奏《汉风流韵》、汉乐吟诵《八方来朝》、汉代服装展示《汉饰华彩》等节目。 古埙合奏《汉风流韵》让人如痴如醉。当第一个音符响起,便将听众带入汉韵情境,一曲终了,其凄美之情让人泪流满面。不禁在心里惊叹,一个泥巴做成的玩意竟有如此魅力。和着优美的旋律,一条条七色的长袖飞舞,演绎出汉代女子的婀娜多姿。豪迈粗犷的《建鼓舞》,以击鼓祭天的舞态展现汉代男子的阳刚气魄,将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10月26日,青年古筝演奏家罗小慈个人作品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落下圆满帷幕。作为上海“民乐三女杰”之一的罗小慈,除了在古筝方面的骄人造诣外,对书法、绘画也是精通有术。 音乐会上,罗小慈演奏了个人创作的六首曲目。《墨•戏》清澈干净;与大提琴合奏的《静夜思》,新颖,别有一番味道;《弦•趣》中的钢丝筝的静,手鼓的动融合的恰到好处;异常清雅唯美的《如梦令》,请来了箫声,共奏天籁之音;《律•动》粗犷、有跳跃感,各种打击乐带出律动感;压轴曲目《文姬归汉》采用了民族管弦乐、诗词吟唱、交响合唱形式,令观众耳目一新,惊喜之余更是视听觉的双重享受。 音乐会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演出结束后,记者有幸采访到了罗小慈女士,罗小慈表示:“这些音乐只是在表达我求索之中的感悟和心声,当然会有许多不成熟和欠缺,但我想这样走下去。”也让记者了解到了她的音乐,并不只是通过寻找古筝与其他门类乐器的时尚化嫁接,来使古筝获得现代人群的普遍共鸣,而是通过注入符合当代社会普遍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精神,用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纪念曹东扶诞辰110周年组委会和洛阳民族管弦乐协会共同主办的古筝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于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在回顾和缅怀曹东扶对我国古筝艺术发展所做贡献的同时,还就新时代民族器乐传承的发展之路、古筝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曹派名家、优秀传人还与古筝爱好者倾情交流、切磋指导、观摩鉴赏。 曹东扶是我国河南古筝艺术流派创新发展的奠基人、一代宗师,为振兴、弘扬古筝艺术,传承中州文化贡献毕生。
昨晚的上海音乐厅舞台,毫无疑问是罗小慈的天地。她架筝奏乐,与大提琴为友、与打击乐作伴、与箫对唱,又在乐队丛中洒出一片幽雅之情。整台音乐会,罗小慈的演奏贯穿始终,全部作品,都由她创作。尤其是一部包括四个乐章的民族管弦乐音诗《文姬归汉》,更是她的最新力作。 虽然记者采访罗小慈时,她只是寥寥数语表达自己想有点个性化的音乐表达,但她为音乐会的节目单撰写的《浅谈新文人音乐》里,却详细地道出了创作的内涵,也让记者了解到了她的音乐,并不只是通过寻找古筝与其他门类乐器的时尚化嫁接,来使古筝获得现代人群的普遍共鸣,而是通过注入符合当代社会普遍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精神,用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静夜思》里,筝与大提琴的“交谈”深情而又不无伤感;《弦·趣》中,筝与康加鼓的“嬉戏”活泼而又不失风雅;《律·动》则是筝与打击乐在一起豪放的舞动;而那部《文姬归汉》又抽丝剥茧般地展现出蔡文姬复杂情感层层变化。她根据古代文人奏琴吟诗的“弦歌”形式,在音乐中边演奏边吟唱。千转百回之中,让音乐在与众不同之中更添魅力。也许,这台音乐会的作品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评论,但罗小慈认为:“这些音乐只是在表达我求索之中的感悟和心声,当然会有许多不成熟和欠缺,但我想这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