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上午10:00,中国传统筝乐(北派)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四川音乐学院聂耳音乐厅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到的专家有: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萌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山东筝派代表人物赵峰先生,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李庆丰教授,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州筝派)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先生,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刘媌教授,四川音乐学院陆晶教授和林怡教授。
研讨会由中国传统筝乐(北派)驻校传承工作坊项目负责人、四川音乐学院江澹曦教授主持,他以提问的形式,邀请了专家们就传统筝乐继承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分别进行了专题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中州筝派传承人王建,他对传统筝乐流派的传承发展与民间音乐的关系进行了简要梳理,他讲到:河南曲剧代表了河南民间音乐的集大成,曲剧包括了大调和小调,并阐述了两者的来源。同时也指出:如《汉江韵》增加快速指序等创新,推动了河南传统筝乐的发展,也希望更多作曲家创作具有河南地方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有关“对流派筝乐和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播和传承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问题中,山东筝代表人物赵峰表示: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回归根本,山东筝乐的积累与整理也会为山东筝乐的创作提供一定的灵感来源。
林怡从赛事导向、学校资源、教学模式以及社会对市场的需求等,分析了院校、社会的流派筝乐学习曲目量普遍偏少的现象,并指出应扩宽传统音乐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多媒体教学、跨学科学习等提升学习兴趣,构建思想理念。
陆晶从自己多年的师承浸泽、问师访学、教学反思以及参与重要学术交流和组织等经历回顾,总结了学习传统音乐需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广泛深入的维度和精雕细琢的精度,并强调了向民间、访民间的重要研习作用。
刘媌自幼随母习筝,一路见证古筝艺术显著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一代代筝人的坚守,传统音乐作为重要文化载体,无疑对古筝艺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责任让传统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李庆丰强调先守正,才能创新。创新永远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同时要找到我们传统的根在哪里,根系牢固才能枝繁叶茂,否则发展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走向虚无。
李萌在年轻时遍访名师,倾其所有学习传统,收集、整理传统筝乐文献,后期的创作却又更多体现当代创新,在谈到过往求知经历以及她是如何看待在发展创新中回溯传统的价值和意义时,她表示:回溯是一个反思、深入的过程。坚持取精华、去糟粕的态度,传统才有“传”下去的生命力。并指出,年轻人要多学习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音乐,挖掘自身潜力,创立自己的音乐特色和风格。
最后,学员们纷纷发言,请教了一些学习中的困惑,并表达了对此次传统筝乐传承工作坊研习的感悟,两小时多的研讨交流,碰撞出许多思维的火花和思想的启迪,也为本次工作坊的研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