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主题
瞻望——古亚杰古筝独奏毕业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25年5月29日19:30
演出地点
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 音乐厅
主办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民歌学院
古语有言:“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早在《诗经》的悠悠长卷中,“瞻望”二字便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我们将循着这份跨越千年的情感脉络,走进古亚杰的内心世界。
曾经,年少的他背上行囊,离开熟悉的故土,踏上求学之路。从此,故乡与他乡之间,隔了万水千山。每当思念涌上心头,他便登上高处,极目远眺。在《诗经·魏风·陟岵》的意境里,我们仿佛看见他“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的身影。那一次次眺望,是对父母的牵挂,是对兄弟的思念,更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时光匆匆,如今毕业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首求学岁月,他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行。这一路上,有恩师的谆谆教诲,如同明灯照亮他前行的方向;有同窗的朝夕相伴,彼此扶持,共同成长。此刻,即将与恩师长辈告别,与同窗好友分别,那份不舍之情,恰似这“瞻望”之思,萦绕心间,久久不散。
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场音乐盛宴中,用音符传递思念,用旋律诉说不舍,在“瞻望”的主题下,感受最真挚的情感共鸣。
导师
刘彤雪旎
苗族,中共党员,古筝硕士,讲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师从王岚岚副教授,受惠于陈安华先生指导。现任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古筝专任教师、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外聘教师,兼任迪叮布侬筝乐团团长、那蓝布壮室内乐团成员,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
长期致力于古筝专业教学、演奏及理论研究,参与五项科研教改项目,为2024年广西艺术基金项目组成员。艺术实践经验丰富,举办多场独奏音乐会,多次随广西艺术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广西区民族乐团参与中国—东盟音乐周开闭幕式、全国第五届青少年民族乐器大赛开闭幕式、南国之声“壮族诗情”等国内外大型音乐会演出。
在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获湖南省银奖并入围全国赛,获湖南省首届“敦煌之星”古筝大赛一等奖、第八届深圳“芳吟杯”专业组一等奖等;演奏《林泉》获第十一届红铜鼓比赛“优秀作品奖”,并于第一届广西青年演奏员比赛、第十二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中分别获三等奖。在教学指导方面成果突出,指导学生获第六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第二届“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重奏比赛铜奖、第15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 入围奖等四十余项荣誉,多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个人简介
古亚杰
汉族,河北张家口人,2021级音乐学二班,2023年入选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器乐民族精英班。师从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刘彤雪旎。现任迪叮布侬筝团古筝声部长、那蓝布壮室内乐团古筝演奏员兼学生乐团团长,并担任室内乐重奏课课程助教、广西民族大学民乐团团助职务。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综测连续四年位列班级第一,第二课堂到梦空间525分,曾荣获2023年广西安徽商会优秀学员奖学金,广西民族大学2022-2023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广西民族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
艺术实践经历丰富,校内和校外先后在广西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音乐厅、广西群众艺术馆、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等地参演广西三月三、广西艺术基金、广西卫视元旦跨年晚会等多次大型演出共计50余场。2025年3月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2025花儿·少年新闻发布会授予首席艺术赋能官、2025青年艺术倍训机构年度计划发布会 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2025战略合作单位授予年度节目推荐官、2024年9月24日~9月28日被河南省国企(兰考焦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高校代表邀请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参展演奏。
专业获奖:
2025年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第三届“艺馨奖”器乐比赛 一等奖;
2024年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第二届"艺馨奖"器乐比赛 一等奖;
第二届“八桂乐歌”音乐大赛 一等奖;
第三届广西民族器乐艺术展演 民乐合奏 一等奖;
澳门古筝邀请赛广西赛区选拔赛 二等奖;
第三届“敦煌杯”民族室内乐、重奏比赛 二等奖;
第15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 入围奖;
2023年 广西首届“金铜鼓”系列音乐大赛 民族器乐比赛 一等奖;
广西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声乐展演 一等奖(客串打击乐);
广西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展演 二等奖;
澳门古筝邀请赛广西赛区选拔赛 三等奖;
2022年澳门古筝邀请赛广西赛区选拔赛 二等奖;
首届广西民族器乐艺术展演 三等奖;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第一届"艺馨奖"器乐比赛 三等奖;
2014年 第十一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活动 一等奖。
其他获奖:
2025年 广西民族大学2023~2024学年“学术科研奖”;
广西民族大学2023~2024学年“文体优秀奖”;
广西民族大学2024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
2024年 广西民族大学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
广西民族大学2022~2023学年“文体优秀奖”;
2023年 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
广西民族大学2021-2022学年“文体优秀奖”;
2022年 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情景剧比赛 一等奖;
广西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复兴中华”舞台剧展演 一等奖;
广西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活动优秀个人;
“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广西高校大学生合唱比赛 二等奖;
2021年广西民族大学“2021年第五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 一等奖;
2021年军训先进个人。
艺术指导
樊贝贝
中国爵士乐协会会员
河南省流行音乐协会会员
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钢琴表演专业。师从侯忆皓教授、沈阳音乐学院爵士钢琴专业曹洋教授。目前致力于钢琴合作艺术、声乐及器乐伴奏。演出风格囊括了古典、爵士、电子、跨界融合等多种音乐类型的千余场演出。在广西高校的国家级、省级教学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及专家学者在广西的学术交流大师课中,担任钢琴艺术指导近百场。
近年主要经历:
中国歌剧节原创歌剧《拔哥》钢琴音乐指导、合成器演奏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声乐师资培训班钢琴艺术指导;广西声乐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艺术指导;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音乐专业委员会钢琴艺术指导;广西民族管弦乐协会与哈尔滨音乐学院“弦音雅乐”系列音乐会钢琴艺术指导;广西红铜鼓-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晚会艺术指导;北京爱乐室内乐团钢琴演员;Mountains Big band键盘手;广西原创音乐舞蹈大赛“创作优秀奖”;南宁市教育局“优秀钢琴伴奏奖”等。
主持人
罗然
广西民族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
多次担任学校晚会主持人及歌手,主导超过20次校园文艺活动节目,获2023届广西民族大学十大歌手冠军,担任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担任开闭幕式主题曲主唱并获得“先进个人”称号。
特邀嘉宾
刘思含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23级音乐领域琵琶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吴金琳副教授。2023年入校后加入“姆洛甲”室内乐团、“那蓝布壮”室内乐团担任琵琶、大阮演奏员,并跟随乐团参加多次演出,其中包括广西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重奏曲《匏骨·情》演出;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冬之艺市民开放日”等。
曾在2021年入围“文华奖”展演;2022年获首届“国韵杯” 职业重奏组“未来之星”;2023年获第二届“广西民族器乐艺术展演”重奏组银奖;2024年获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学业一等奖学金;广西首届“金铜鼓”系列音乐大赛民族器乐比赛(专业)高校教育组金奖;第五届“辽源杯”职业C组“希望之星”;第三届“广西民族器乐艺术展演”重奏组金奖;第二届“八桂乐歌”音乐大赛民乐重奏组金奖等奖项。
燕树鑫
就读广西民族大学,师从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竹笛教师肖礼老师,自幼进行系统的竹笛学习与训练。
曾获2022年河北省“燕赵杯”竹笛专业比赛银奖;2023年河北省“燕赵杯”竹笛专业比赛金奖;2023年广西民族器乐展演器乐专业组银奖;2024年广西“金铜鼓”系列器乐比赛重奏组金奖;2024年广西“陆海欢歌”合唱比赛金奖;2024第二届“八桂乐歌”器乐重奏专业组金奖;2024第三节广西民族器乐展览重奏组金奖;参演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匏骨·情”;参演广西卫视元旦晚会“匏骨·那”;
舞台经验丰富。
陈子烁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少儿民族乐团乐务、指导教师;2023广西自治区博物馆开馆仪式特约嘉宾;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2022~2024年于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开展系列音乐会十余场;2023年举办个人主题讲座《民族音乐什么时候“出圈”了?》;2024 年举办校园音乐会《青春飞扬·国乐绽放》;2024 年执导原创音乐舞台剧《老鼠娶亲》;2025 年执导原创剧本音乐会《桂海巡音》;国际华人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独奏金奖;广西民族大学音乐表演学士(扬琴、打击乐)。
张轩嘉
就读广西民族大学,师从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二胡教师刘炎昌老师,从小进行系统的二胡学习与训练。
2018年参赛河南省艺术展演活动获二等奖;2021、2022年参加河师大附中元旦晚会表演;2024年参加广西民族大学元旦晚会表演;2025年参加广西民族大学艺馨杯二等奖;参演广西卫视元旦晚会“匏骨·那”;曾多次与同学参与演出,舞台经验丰富。
魏佳宁
中共预备党员,汉族,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主修器乐古筝方向,师从广西民族大学音乐系器乐教研室古筝专任教师刘彤雪旎。在校期间曾获: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二等奖,“敦煌杯”室内乐重奏比赛银奖,第三届广西民族器乐展演银奖。
王佳怡
汉族,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主修器乐古筝方向,师从广西民族大学音乐系器乐教研室古筝专任教师刘彤雪旎。在校期间曾获“浙音”青少年艺术节民乐专场广西城市展演金奖,“敦煌杯”室内乐重奏比赛银奖,第三届广西民族器乐展演银奖。
演出曲目
1.《惙》 曲文军曲
由琵琶演奏家曲文军教授创作于2009年。以古筝与钢琴协奏的形式充分展现陕西音乐“细腻绵长,热耳酸心”的特质,抒发了作者对古都长安的万般留恋之情,惜别长安“忧心”、“心恒兮伤悴”之心境,同时寄托了作者人虽去,情不尽,忧心的情感。
演奏:古亚杰 艺术指导:樊贝贝
2.《临安遗恨》 何占豪曲
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创作于20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首历史题材现代筝曲乐曲,通过不同场景的描述,演绎了民族英雄岳飞在临安(今杭州)大理寺狱中的一段情感经历,对佞臣的愤恨、对家人的眷顾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旋律,极富民族特色。“千秋功罪,谁与评说,唯有遗恨临安!”
演奏:古亚杰 艺术指导:樊贝贝
3.《海青拿天鹅》 王巽之传谱 王昌元整理
此曲是浙江正派代表曲目,海青又名“海东青”,是古代蒙古族人民用来猎捕天鹅的猎鸟。此曲生动地描绘了海青翱翔云间,敏锐地伺机追捕天鹅,二者在空中激烈搏斗的精彩情景,真切地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狩猎生活,以及他们在劳动时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风情。
演奏:古亚杰
4.《时代》 邓翊群 曲
作品创作于2018年,作曲家将上海外滩海关大楼的报时钟声“东方红”作为旋律动机,进行发展变化和隐藏。通过古筝与钢琴之间的进退交互,融入具有当代特性的和声语言与节奏风格。作品以时间做为主线贯穿乐思,通过意象和声象描绘的手法,展现这个流光溢彩的时代下上海的白天至黑夜。
演奏:古亚杰 艺术指导:樊贝贝
5.《汉江韵》 乔金文曲 王中山改编
乐曲主要取材于“河南曲子”中的《汉江》、《书韵》两个曲牌,故名《汉江韵》。该曲是河南筝曲的代表作,也是河南的语言,听到这首曲子,就想到了河南人豪迈、稳重、正直的形象,表现了人们欢欢乐乐忙春耕,意气风发夺丰收的愉快心情。
筝I:古亚杰 筝Ⅱ:魏佳宁 筝Ⅲ:王佳怡 打击乐:陈子烁
6.《盛世国乐》 曾威 孙金阳曲
以唐朝盛世为背景,描绘了“九天宫阙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的盛世景象。此曲以恢弘大气的旋律和磅礴壮观的表现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恒久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焕发青春的时代风采。让经典民乐在新时代的语境中重现,让中华民族音乐精华得以流传和发扬。
古筝:古亚杰
琵琶:刘思含 二胡:张轩嘉 竹笛:燕树鑫 打击乐:陈子烁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