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古筝音乐硕士毕业音乐会
时间
2025年5月22日
地点
14:00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厅
指导老师:许菱子 教授
扫海报二维码 预定门票免费入场
導師
許菱子
國家一級演奏員,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繫教授。1983年以優異成續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並留校任教,後調任北京中央民族樂團獨奏演員,獲中國首屆教師節上海音樂學院「優秀教師獎」,中國首屆金唱片獎(兩首作品);首屆「華樂杯-中國民族器樂作品評論徵文」論文獎,上海音樂學院高峰高原建設項目專家。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委員,藝術成就被收錄於《華樂大典》古箏捲。
曾經多次舉辦「許菱子古箏獨奏音樂會」,積累了很多國家和地區一流舞颱的演奏經驗,於多個權威性專業中、西樂團合作大型協奏曲,筝樂作品合作的樂團主要有:中央民族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廣東民樂團、澳門中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聖馬田樂團;合作的指抑家主要有何佔豪、陳燮陽、鬍炳旭、闔惠昌、彭家鵬、餘隆、藍盈軒(新加坡)、佐藤宮太郎(日本)等。以獨奏身份演出於紐約林肯中心、維也納金色大胞、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北京音樂廳、上海音樂廳、星海音樂廳、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等歐、亞、美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也出任金鐘獎等全國性和國際性評委。
周潤
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古箏碩士,浙江省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會員,師從許菱子教授。曾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曾玉珍副教授,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副主任、浙派古箏主要代表人盛秧教授,著名青年古箏演奏家、浙江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倪蕾老師,並受到秦箏傳人周展教授的悉心指導。
曾經入選第八屆全國青少年民族器樂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並被評為優秀表演人才、 曾參加「粵」美交響,共唱港灣!——「港灣2023·曾小敏粵劇藝術全國巡演香港站」、曾被選拔為「高雅藝術進校園」系列音樂會的古箏獨奏演員、並參與錄制浙江音樂學院招生宣傳片及社會水平考級示範視頻。曾經獲得2022 年「‘這就是我們的旋律’音樂之旅」優秀表演獎;首屆「國韻杯」民族器樂藝術展演職業組(古箏)青年A組「希望之星」;2021 年參加 「民風國韻頌仁智」翡翠箏團與箏樂作曲名家音樂會,2020年曾獲浙江省「新松計劃」青年演奏員大賽民族樂器彈撥樂A組三等獎、浙江省第十一屆音樂舞蹈節器樂類作品銅獎浙江舞台藝術蘭花獎、第二屆「良匠杯」暨「瓊花杯」澳⻔古箏藝術節浙江賽區少年專業組金獎第一名、第二屆「良匠杯」澳門古箏藝術節總決賽少年專業組金獎、第十一屆國際華人藝術節浙江賽區金獎等獎項。
助演嘉賓
黃曉曦
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碩士,師從許菱子教授。曾就讀於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古箏專業,師從謝迎英老師。
黃氏曾參與「一帶一路」國際箏樂學術交流季「箏揚國韻」—紀念曹正先生百年誕辰古箏名家音樂會(《漁舟唱晚》影片錄制);在校期間多次隨演藝學院箏團參加與上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台灣國立藝術大學等交流會;於不同比賽中獲獎:廣東省首屆中國民族器樂大賽獲少年A組古箏獨奏金獎、第二屆國際青少年古箏比賽少年專業A組銀獎、香港「青樂杯」首屆兩岸三地青少年古箏比賽專業少年組銅獎、「青樂杯」第四屆香港國際青少年民族器樂大賽專業少年B組金獎等。
馮子悅
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古箏文憑生,師從許菱子教授。曾跟隨星海音樂學院國樂系研究生導師陳蔚旻教授,自幼隨劉妙香老師學習古箏。
曾獲2017年深圳「芳吟杯」古箏比賽一等獎,2017年香港國際音樂節銀獎,2018年、2019年 第十三、十四屆「天下箏會」古箏藝術系列活動一等獎,魅力中國系列2015年上海國際青少年藝術盛典一等獎,2018年「金鳳獎」特長生專業能力公開測試賽特等獎。
王詩萁
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學士一年級生,師從許菱子教授。啟蒙於陳天姿老師,以獲得學院全額獎學金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多元卓越全額奬學金入讀演藝學院。曾獲香港校際音樂節香港電台第四台中國樂器獎學金冠軍,第十五屆國際古箏比賽少年專業組第四名。
她亦在作曲比賽屢獲殊榮,曾獲第三屆「敦煌獎」中國民族室內樂與獨奏展評銀奬,並在香港校際音樂節作曲項目獲冠軍。此外,她亦於教育局舉辦之「穿越時空,故中作樂」音樂創作比賽和音樂薈萃·學校室樂創作比賽獲多個獎項。
江建彬
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學士二年級生,師隨張重雪老師主修二胡,同時師隨姚公白老師副修古琴。江氏自幼熱愛音樂與中國文化,曾習小提琴、低音電吉他和中國書法,並於中學開始學習二胡,期間受胡琴類樂器深深吸引。求學期間曾前往上海、印度、加拿大、馬來西亞、珠海和澳門等地演出。曾於澳門中樂團和珠海民族管弦樂團擔任二胡和中胡聲部客席樂師。
江氏亦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務,目前於香港赤柱監獄義教在囚人士並和在囚人士於2023及2024年度證書頒發典禮上和在囚人士同台演出。
羅弘琛
羅氏自幼隨謝子聰學習敲擊樂,2024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師隨閻學敏主修中樂敲擊,並隨蔡立德副修西樂敲擊。曾獲得張學友獎學金及Hausammann等多項獎學金,並在田家炳內地交流計劃獎學金的支持下,跟隨中央音樂學院的王建華教授深造。
在學期間,羅氏榮獲第18屆香港活力鼓令24式擂台賽未來鼓王爭霸戰冠軍等多項獎項,並在香港演藝學院的協奏曲比賽中獲勝,與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四排木琴與樂隊《紫檀樹》。羅氏現任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事務處中樂組助理音樂主任,曾為澳門中樂團及澳門樂團客席樂師,深圳交響樂團特約樂師,香港演藝學院青少年中樂團助教,鼓動鼓樂團團員。羅氏曾入選香港中樂團的「專業樂團實習計劃」。
孫志賢
五歲習琴,曾師從福建師範大學鋼琴系黃登輝教授、上海音樂學院鍵盤系楊韻琳教授。2012年就讀郎朗音樂世界,師從朱雅芬教授,榮獲年度優秀表現獎獎學金。2013年9月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鍵盤系主任瓦內莎·拉塔赫邀請,參加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學生音樂會及大師課。2013年9月以優異的成績進入香港演藝學院青少年音樂課程,師從黃懿倫教授。2020年9月以全額獎學金入讀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士學位。
張益箐
香港演藝學院低音提琴專業學士二年級生,師從宗小謙教授專修精進。自幼喜愛音樂,8歲開始學習低音提琴,10歲拜師著名低音提琴演奏家徐理先生;12歲至14歲留學加拿大期間跟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音樂學院低音提琴演奏家Ken Friedman教授學習精進;2024年參加都靈音樂學院Davide Botto教授大師班課程學習。
鄭墨涵
香港演藝學院大提琴專業學士一年級生,師從王磊教授。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辛宜副主任。
樂曲簡介
古筝重奏《冰火之舞》
方崬清 曲
箏一:周潤(碩士二)
箏二:黃曉曦(碩士二)
箏三:馮子悅(文憑生)
箏四:王詩萁(學位一)
大提琴:鄭墨涵(學位一)
低音提琴:張益箐(學位二)
自古以來,冰火乃不相容,作曲家選擇以「冰·火」為主題,通過奇妙的音響對晶瑩剔透、理性孤傲的堅冰,如同血液一般鮮紅的熊熊烈焰之間的刻畫、對比、碰撞、溶合,從而達到冰與火在藝術上對立而又統一的聆聽境界。
《冰火之舞》具有很強的戲劇性和表現張力,還蘊含了深刻的中國戲曲音樂元素,但作曲家並未有刻意引用中國戲曲的唱腔以及節奏等具體素材來創作,而是把中國戲曲中「大散板」「緊打慢唱」等一些概念和元素巧妙的「溶解」在音樂的細節中。
古箏與椰胡《寒鴉戲水》
潮州箏曲
椰胡:江建彬(學位二)
《寒鴉戲水》,潮箏名曲,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緻,被稱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曲中最富詩意的一首。
全曲以別緻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閒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古箏與敲擊《晚晴》
鄧翊群 曲
敲擊:羅弘琛(畢業生)
作品於2021年8月為箏獨奏而創作。作者以抒情浪漫的音樂風格為基調,運用漸進的速度與豐富的旋律層次將音樂進行展開。作品描繪了盛夏的海島在快雨時睛的氣候影響下,白沙、椰林、碧浪、晚霞之間形成變化萬千交相輝映的無限美景。樂曲在溫婉與靈動間轉換,彷如一幅令人神往的熱帶風情畫卷。
古箏獨奏《自在山雲間》
麥偉鑄 曲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首箏曲以獨特的線條和聲響層次來表達對自然美的鑑賞和一種意境,就是動與靜的平衡和協調,亦反映著不為浮雲所動,如詩人李白《唯有敬亭山》中的一種人生取態。
古箏、鋼琴與敲擊《蘭亭》
王雲飛 曲
鋼琴:孫志賢(畢業生)
敲擊:羅弘琛(畢業生)
樂曲由作曲家王雲飛創作,此曲通過古箏與鋼琴的演奏重現了「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和「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的暮春美景,回應「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開,所以游目聘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的詩書氣場。作曲家意在為1666年前王羲之一氣呵成的千古名作而和曲相隨。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