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招生简章 |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人才培训》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

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人才培训》招生简章



一、实施背景及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并就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肩负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武汉音乐学院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新时代中国民族器乐优秀表演人才培养”为题;以“培养坚持人民中心,有责任、有担当,兼具创造性、复合型,德艺并进、通专融合的中国民族器乐优秀表演人才”为目标;结合“新时代中国民族器乐优秀表演人才之需,新时代中国民族器乐优秀传承人才之需,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优秀传播人才之需”;依托中部核心区位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师资团队优势、实践创新优势;构建思政引领、理论深化、表演精研、通识拓展与创新实践“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培养新时代中国民族器乐各专业方向优秀表演人才。


二、培训项目简介


(一)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 China National Arts Fund,英文缩写为 CNAF)于 2013 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二)项目主体简介


武汉音乐学院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学府,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省首批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湖北省首批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音乐附中、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教育层级。


学校音乐与舞蹈学是湖北省首批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音乐表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全国2个音乐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音乐表演、音乐学、录音艺术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录音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编导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拥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音乐创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东方交响乐团、东方中乐团、中华编钟乐团、东方合唱团、东方舞蹈团等一系列学科专业建设和艺术实践平台。学报《黄钟》为全国10种音乐类中文核心期刊之一。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立德、自强、崇文、精艺”校训,坚持“突出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突出服务国家和湖北战略需求促进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两突出、两提升”)工作方针,坚持育人、创作、表演、研究与应用融合发展,立足湖北、扎根中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厚植荆楚特色、弘扬长江文化,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音乐学院。学校坚持“德艺并进、通专融合”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德艺双馨、素养宽厚的音乐舞蹈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三、培训安排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申报协议书》的相关规定,《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培训总时长180天,其中集中授课30天。项目培训地点为武汉音乐学院、黄冈大别山革命教育基地、琴台音乐厅等。具体培训安排如下:


(一)2025年7月11日-8月3日

第一阶段集中授课(专业课程、理论教学、采风考察、艺术实践)


(二)2025年11月1日-2026年3月31日 

第二阶段非集中授课(线上培训、专业提升、论文写作、采风实践)


(三)2026年4月1日-7日  

第三阶段集中授课(集中排练、交流座谈、主题研讨、成果展演)


四、师资力量


(一)理论课程导师(以姓氏笔画排序)



(二)表演课程导师(以姓氏笔画排序)



五、招生事项


(一)招生对象


本项目面向全国高校、院团招收中国器乐演奏方面中青年人才,报名学员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国家级专业赛事中获奖或入围决赛;

2.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含)以上职称;

3.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且成果较为突出;

4.已获得民族器乐演奏相关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生;

5.具备舞台表演实践能力,并在本行业有一定影响力。


(二)报名方式


报名者在2025年5月15日- 30日期间,将报名材料发送至邮箱zyx@whcm.edu.com,报名材料包括:


1. 《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人才培养报名表》(附件1: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人才培训报名表.docx);

2. 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正反面),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在读证明,获奖证书,民族器乐舞台实践演出节目单等;有工作单位的,需提供单位出具的脱产学习证明(附件2:同意脱产学习证明.docx);

3.本人民族器乐舞台实践演出照片或视频(文件总大小不超过1G)。


上述3份报名材料分别制作成3个PDF文档(视频可制作为压缩包)作为邮箱附件发送,标题命名为“姓名+单位+新时代中国民族器乐优秀表演人才培训报名”。


(三)录取


项目主体组建招生专班,全面审核报名者提交的材料,综合评估,择优录取。录取结果于2025年6月在相关平台发布。


六、其他事项


(一)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加培训学员的交通费、食宿及学习费用由项目主体承担。


(二)联系方式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

办公电话:027-88069583

联系人:熊晨安老师

联系人电话:18107265631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一号

邮政编码:430000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