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周望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秦筝陕西流派经典师资培训课程”及师生音乐会暨高级研修班汇报展演圆满举办


2025年7月1日至3日,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秦筝陕西流派经典师资培训课程”及“秦筝天府——周望教授师生音乐会暨高级研修班汇报展演”在四川音乐学院顺利举行并圆满落幕,为广大古筝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培训课程邀请到了中央音学院筝专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及中央音乐学院筝专业硕士研究生周本立担任主讲,强大的师资阵容,为培训课程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7月1日培训首日上午,周望教授以秦筝的历史为切入点,深入介绍了周延甲先生的代表作品,着重详细讲解了周延甲改编的陕北民歌《绣金匾》。学员们通过练习曲重点学习了古筝传统技法“扎桩夹弹”方法和“快速托劈”技巧,掌握了左手颤音的正确方法以及陕西地方风格乐曲的特色韵味。下午,周本立老师讲解了陕西筝曲《扫雪》,引导学员学习陕西流派中的欢音、苦音调式及二变之音的风格色彩变化,讲解了夹弹、提弹的不同触弦方法在乐曲中的运用,让学员们对陕西筝曲的独特韵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7月2日,周望教授围绕《秦桑曲》和《姜女泪》展开深入讲解,详细剖析了陕西流派重要代表作《秦桑曲》的音乐特点及情感艺术表现,并对各乐段进行了分析示范讲解。下午,周本立老师聚焦于音乐表现张力和艺术感染力,以《姜女泪》的各段落为例,讲解如何运用音色变化达到音乐表现张力,以及怎样将声腔化的音乐赋予古筝艺术感染力。



7月3日上午,课程聚焦于古筝重奏。周望教授对《百花引》进行了音乐分析及各乐段音乐处理讲解,并指导学员如何加强古筝重奏意识。随后,周本立老师带来了《秦土情》的深入讲解,带领学员了解创作背景与音乐风格特点,分析整体结构及音乐处理,着重讲解了乐曲慢板音乐、快板双手演奏技巧及运用的方法。


7月3日晚,“秦筝天府——周望教授师生音乐会暨高级研修班汇报展演”在四川音乐学院武侯校区大音乐厅精彩上演。音乐会在曲目设计与演出形式上独具匠心,从传统到现代,从独奏到重奏,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的特邀钢琴艺术指导栾景旭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栾老师不仅带来了严谨的学术风范和高超的艺术水准,更让每一位观众对这场音乐会的合作充满了遐想。



演出中,杨翘楚、彭澍、王迦语涵、杜娜莹演奏的《夜深沉》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王迦语涵演奏的《苍歌引》以春天象征万物复苏与青春活力,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赞美;杨翘楚带来的《晓雾》将北京城迷雾的美丽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周本立和川音学生演奏的《秦土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殷切思念;周思含演奏的《望云赋》让观众深切体会到“抬头望云,低头思亲”;青年古筝演奏家王钰、周本立、丁雪纯分别带来《轻舟泛月》《易》《如是》等精彩曲目;由黄枕宇老师创作、周望教授的学生合奏的《美丽的壮锦》也别具特色。音乐会在周望教授带领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及部分学员合奏的《百花引》悠扬的旋律中圆满落下帷幕,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这场培训课程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不仅普及了夹弹法、陕西筝派的韵味特点,还着重讲解了陕西筝派的多首代表曲目,对传统筝派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音乐会彰显了周望教授优秀的教学水平,是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而对演奏者来说,更是一次宝贵的艺术实践。以后周望教授团队将继续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活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贡献力量!(文 张辰希)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