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筝乐测音、潮律和按音做韵
用频谱仪等手段测音,分析传统筝乐的特点,著书立说,台湾筝家张丽琼教授在这一课题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大陆对测音比较重视并开展专题研究则以赵曼琴先生为先。
用频谱仪等测音仪器分析各地传统筝乐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张丽琼教授言:这也有利于古筝的专业研究,以及让更多古筝演奏者能以新的角度具体而微地认识各地筝乐。
通过测音,分析传统筝乐的特点从而具体而微地认识传统流派筝乐,潮州老一辈的筝人多提保留意见。理由是:传统筝乐的特点在于似准非准的音韵的无穷变化。用测音仪器只能测出并记录演奏者在彼时演奏的韵高,貌似科学的测音无法也取代不了人耳对筝乐的听音寻韵!
魏人阮瑀《筝赋》中说:“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筝在音与音之间接壤处都有互相牵动过渡的因素,每个音都在原音高的基础上通过弹、吟、揉、按照等音势滑向手段控制音量,变化音色,常是一音带出数韵,机械的测音很难完整、准确地呈现筝韵的奇妙幽微。测音能够记录稳定在一个位置上的音高,但不可能完整地、准确地反映音韵的动态过程,因此很难达到研究者“也有利于古筝的专业研究,以及让更多古筝演奏者能以新的角度具体而微地认识各地筝乐。"的初衷! 更不能让不识域流派特点的古筝演奏者按图索骥来解读音韵并弹出地道的流派风韵。那么,用科学仪器测标准的乐音,其价值何在呢?我同意某著名流派筝家的观点:在于留下一点博物馆资料,让后人从中了解N年前的某筝家的音响资料并分析传统筝乐。
关于潮律,有七平均律与七不平均律二种说法。持七平均律者认为这种律制曾经出现在潮州音乐的一些乐器中。但是,七平均律在潮州音乐中并没有太多人附和,目前七不平均律为主流乐师所认可并用于演奏中。
潮律到目前为止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难题。著名古筝家林毛根先生曾说过,潮州音乐的音律仅汕头潮剧院、戏校、曲艺团三家专业团体就有偏差,更不要说众多民间乐社。潮州各地音律也会因方言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故此,潮州音乐一代宗师、二弦演奏家杨广泉先生曾用一句通俗易懂的潮州话概括潮州音律为“无定着律",(二弦揉弦手法“揪”或“律"潮州话同义。“无定着”即无固定的意思。)非常生动,非常确切!
青年古筝老师唐昕在武汉音乐学院读研时曾到潮汕做过田野调查,她对潮州音律现象说过一句非常中肯的话:“对于潮州民间艺术家而言,他们的血液中已经融入对这种音律变化的敏感性了"。
关于潮筝的按音做韵,有教学者为使不懂潮律的学生掌握潮筝的按音实操,要求学生人手一台测音器,根据设定乐谱和弹弦测音出来的各种数据,按图索骥,练习按音。这种用调音器训练出来的貌似标准,规范,易学,易懂的音准量化教学,少了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法宝和对音韵变化的感悟,学生只能按出“矸头流水线”的“机械韵”,严重的还会产出令人作呕的“咸韵”!
学习左手按音做韵重在“听”和“修炼”三个字!上帝赐给习乐者的耳和手,要多听勤练,以自己的耳朵去感受民间音乐韵律的无穷变化,用手指去触摸琴弦,拿捏琴弦的硬软,做韵的深浅,力度的大小,线路的变化,去感悟和掌握潮州筝一音多韵的变化之妙,去奏出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筝魂!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