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同心同德 弘扬潮乐——澄海市潮乐研究会聘请顾问座谈会发言摘要

潮州弦诗乐《浪淘沙》

领奏:杨良浩

早期参加澄海潮乐研究会少年培训班,后就读汕头戏校,毕业后成为二弦专业演奏员。杨良浩以传统二弦的演奏姿势,特点是:提琴稳、共鸣好。


同心同德 弘扬潮乐

澄海市潮乐研究会聘请顾问座谈会发言摘要


高百坚  整理


1999年11月21日下午,澄海市(现汕头澄海区)潮乐研究会举行了聘请顾问座谈会,来自汕头、潮州、澄海等地潮乐名家就弘扬潮州音乐等有关问题各抒高见。现将部分发言整理于下:


一、重视潮州音乐理论研究



陈玛原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潮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作曲家):


潮州音乐种类多,潮州大锣鼓乐及庙堂音乐出名在潮州市;笛套音乐则在潮阳市;八音出在惠来东陇;弦乐则出名在澄海。目前,澄海有潮乐研究会,就应重视理论研究,积累资料,方有条件与外地交流。


80年代中,天津大学陈国符教授(化纤专家,业余研究民间音乐,用工尺记谱)曾来信问:“无锡有大锣鼓,你们潮州有没有?”我回信说:“潮州不但有大锣鼓,而且流传已久,曾在莫斯科国际青年联欢节获得金奖。你们无锡大锣鼓有资料吗?”他即印了无锡大锣鼓曲牌子资料一大本(原放在陈致祥先生处),随邮寄来,并向我索取资料,但我一时找不到有完整的用工尺记谱的资料,只好打趣说:“我们潮州大锣鼓出名是出名于无谱!”现在潮州音乐一些古谱已接近失传,唢呐曲古谱中有“清”字,是何意思,我请教安明先生,他说不清楚。安明先生是潮乐高手,今年八十余岁,他尚且不清楚,那还要去问谁呢?


潮州音乐历来重演奏,轻理论,演奏者各取所需,自己配谱。潮州音乐为华厦正声,是古乐律,对潮州音乐的研究应规范,切莫沿流失源,自生自灭!每首乐曲各有其特点,要善于分析,如《双鹦鹉》“寻声”、“寻韵”,不要随意加花加点,开诗不要加字仔。



林毛根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古筝演奏家):


研究会要名副其实,搞些研究活动。要吸收一些文字能力较强又喜欢潮乐的教师和社会贤达来参加,增强理论研究队伍。潮州音乐举世闻名,常有一些海内外学者、学子来采风,有的为参加学术会议来采集资料写专论;有的为了写毕业论文;有的为评职称……


他们大多是匆匆忙忙来几天,回去就动笔,似此情况,免不了要出些差错,有的材料未核实,弄错的也有,有人把徐涤生先生说成是刘隆炎的弟子,一个是拉外江头弦,一个是弹琵琶、筝,风马牛不相及。有的把《寒鸦戏水》硬说是《寒鸭戏水》等。写错了,他们的文章照样在全国性的音乐刊物上发表,你有什么办法?将来还会出现内行人读“外行书”的怪事。你自己不把问题说清楚,这怪谁!光生气无用,生气不如争气!



郑诗敏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潮州音乐理论家):


要处理好源流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流派风格等。澄海人才辈出,前辈的映梅风格,李嘉听风格等,一代传一代,师承关系不同,如何总结?流派风格有不同,不要说谁好谁差。古筝有高哲睿、黄长富先生,要了解师承关系。澄海流派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澄海有“双凡”、“双乙”,如何形成?理论上要搞清楚。澄海古筝在全国有影响,应珍惜这一声誉。潮州头弦出澄海,弦诗处理如何有代表性?是不是澄海的精华?这些问题要注意研究。


东南亚、香港演奏风格都要研究。香港与内地演奏风格较接近,而东南亚的演奏速度慢。日本人增山贤治来潮汕采风后去东南亚,感觉东南亚潮乐较为原始,节奏慢,潮州太快。东南亚与潮州有何区别?解放前后要做比较。


弘扬潮乐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玛原老的意见很重要,这是研究,但不能停滞在原来的水平。潮乐继承传统要做好,发展亦很重要。理论研究项目多,流派风格、特色、曲式、结构式等。条件成熟要出刊物。


澄海“九爷”好扬琴,奇俊古筝有研究,要帮助“九爷”总结扬琴方面的经验。


二、强调潮乐传统技法和乐理的全面继承



黄壮茂老师(广东潮剧院二级演奏员、潮剧院一团乐队领奏):


要强调会“二四谱”。为什么现在有的乐手不会拉“活五”,就是无读“二四谱”的原因。潮州音乐演奏,基本功之外,就是读谱。



陈玛原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潮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作曲家):


打个比方,嘴都念不出来,怎能拉好弦。


简谱与工尺谱,读法不同。读简谱一般不带韵,只求读准,但工尺谱,读准之外,还要生韵,特别是潮州弦诗的工尺谱。全国各地方乐种都有音韵的不同规律,这叫做韵律,是各乐种的地方色彩,也即地方特色。所以要求青年学潮乐的要多读工尺谱,不要以为有了简谱很方便,就把精华当糟粕,这是要犯错的。



林毛根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古筝演奏家):


现在学生视奏能力很强,明天要演出,今晚乐谱往简谱架一放,即弹得一音不漏,但这仅仅是在弹音符。



陈玛原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潮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作曲家):


我参加99金秋澄海·香港潮乐欣赏会,看见一排排琵琶,一排排古筝,很高兴!研究会对青少年的培养很重视。现在学古筝,每从现代筝入手,学技巧打基础。潮乐的学习,要求小孩懂表达、重音韵确有困难,但要因势利导,让孩子多听,从潜移默化中让小孩了解潮乐的音韵特点,从而提高对潮州音乐的兴趣。


三、重视资料积累



郑志伟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潮剧院研究室副主任):


研究从何入手,我想从资料方面提些建议。


1、积累资料:包括历史资料、个人资料等。各时期的音像、文字资料都要收集积累,并从中比较研究。


2、选择优势项目,建立资料档案。六十年代,汕头曲艺团在潮乐研究方面盛极一时,留下了划时代的录音资料。现在是否有超越?如何发挥本地潮乐优势予以突破,应心中有底。录碟耗资大,准备工作要细致,应精雕细琢,要出精品,不出废品,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董峻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潮州音乐研究会秘书长、潮乐演奏家):


澄海潮乐研究会目前无资料积累,建议会领导把这件事抓好。录音、录碟,既可锻炼队伍,亦为跨世纪留下音乐资料。要排练精品音碟,出拳头产品。



郑诗敏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潮州音乐理论家):


澄海三佛吹笛名扬省城。如果不录音,会被后代遗忘。代表性的东西要录起来,要有组织、有研究,有的放矢,要出拳头产品。



陈炳光老师(原汕头市艺术学校主任):


研究会工作,资料积累很重要。好的弦乐要录音、录碟,成为资料,有利于对外交流及后辈借鉴。



林毛根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古筝演奏家):


未正式出版的文字资料不要随便示人,以防外来学者断章取义,引起混乱。


四、对澄海潮乐的期望与建议



林毛根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古筝演奏家):


建国五十年来,文艺界几次大起大落,当文艺繁荣昌盛的时刻,大体都有这些共同特点:一是领导重视;二是社会上有一些热心人支持:三是文艺团体内部有得力领导,有业务骨干;四是有队伍、有活动阵地。现在澄海潮乐研究会就具备这些条件,出现了兴旺发达的局面,这局面来之非易,要好好珍惜。


有队伍,有阵地,就好打仗,但要枪口对外,不打内战,要争论,不要争吵!要特别注意团结。潮州音乐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各种乐器协奏性能良好。人也要协调好,和为贵。研究会有七八位好头手,人才济济,但一台晚会不可能七八个头手都登场,人人执奏头弦,这就须要领导合理调配,妥善安排。当头手也要能上能下,有甘当下手的风格和胸怀,从大局出发,互相支持,互相补台。



陈玛原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潮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作曲家):


澄海各地乐组多,应将下面乐组中熟悉潮乐、演奏水平较高的召集起来,加强培训和提高,壮大澄海潮州音乐的队伍和技术力量。


另一个是政策问题。对人品好、技艺高的乐手,应给以鼓励、表彰,作为会员的榜样,以促进并形成互相学习、团结进取、共同研究提高的风气。这样研究会才能获得辉煌成就,潮汕弦诗乐则有幸矣!



陈炳光老师(原汕头市艺术学校主任):


澄海潮乐研究会兴旺发达,成立以来,三迁会址,步步高升,配套一次比一次好,要珍惜这样的硬件。澄海潮乐有基础,人才辈出,广泉同志逝世时,我曾赋诗:“筝家长绵延,弦手显美名。”望澄海潮乐会注意团结,重视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发展。


强调对基层潮乐组的引导和辅导,这一条很重要。研究会要引导基层,辅导基层,弘扬民间音乐艺术。湾头一周二次活动,组织演奏、清唱,很热场。研究会要发挥市音乐研究的优势,多了解基层,加强指导,使澄海潮乐全面开花。



董峻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潮州音乐研究会秘书长、潮乐演奏家):


澄海成立研究会,我多次参加活动,今天领导、乐友、顾问济济一堂,我很高兴!研究会活动要正常,要多研究,出简讯、写论文,不怕出错。大家要同心同德,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工作不分大小,贵在团结。



郑诗敏老师(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潮州音乐理论家):


要维护研究会的声誉,注意团结,不要搞派性而破坏气氛。



黄壮茂老师(广东潮剧院二级演奏员、潮剧院一团乐队领奏):


音乐人要胸怀宽广,互相尊重,互相团结。我觉得在音乐团体中,往往是团结出问题。澄海得天独厚,领导重视,海内外支持,澄海潮乐理应搞好,在全区树榜样。


编按:


这是一篇旧文,原载《澄海潮乐》第十一期(2000.1.1)。这篇文章,记录了潮乐专家就潮州音乐理论研究;传统技法和乐理全面传承;资料积累;团结协作;人才培养等真知灼见和对澄海潮乐的厚望和期待。


二十多年过去了,郑诗敏、董峻、林毛根、陈玛原诸先生均作古。他们的谆谆教诲,将指引澄海潮乐人沿着正确的道路,原样传承并创新发展!在此感恩前辈!

评论0条评论

    高百坚+关注

    潮州筝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