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年代以来,第二代的浙派古筝艺术家们基本都选择远赴海外。浙派古筝艺术也随着她们的足迹走向海外。
文革期间,古筝艺术遭遇冰封。知识分子受到严重迫害和打击,广大知识青年则要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王巽之惨遭迫害,女儿王昌元自然也受牵连,学校的古筝学科教育受到严重影响。
北京道德学社、上海大同乐会、杭州国乐 研究社等是当时享有盛名的新式团体。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团体,实为紧密联系。
(文/韩建勇)古筝艺术浙江流派作为现当代古筝艺术流派的后起之秀、一支劲旅,其形成与发展遵循着艺术发展规律,有其历史之必然性。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良好的外部及政策大环境、浙派筝人“守正创新”精神及其他外在因素的推动,共同促成了这一筝艺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浙江,历来有筝乐之传统。直到今天,浙江全域的古筝艺术在整个国内古筝艺术发展中也是排在前列。山东、河南、广东、江苏、陕西、四川、湖北、辽宁及北京、上海等...
吴蛮、韩梅二位老师讨论中国传统乐器都用乐律不同的钢琴陪袝演奏的问题,视觉独特!二位都有留洋经历的音乐家,用另外一个有对比、有参照的视角看中国音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客观。“自我殖民“、“穿长衫的洋人”的点评,可圈可点,值得反思!
今日中秋佳节,俺澄海每年非常非常之热闹,今年也不例外。最近我经常来澄海走走,市领导请香港潮商互助社音乐部来会乐,使中秋佳节增加欢乐气氛。我想,这是音乐人练 习机会,所以今晚我们来,共庆中秋佳节。
本文以作曲家秦文琛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创作的16首筝乐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新音色、音高组织关系、节奏特征、音乐结构几个方面,研究与秦文琛筝乐创作特色相契合的演奏思路、演奏方法,着重对常规演奏训练中较少提及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解读,进而对当代筝乐演奏技术体系、创作与表演的关系、筝乐表演艺术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进行反思。
《浪淘沙》是潮州音乐名曲。我手头有三份筝谱——《全国古筝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邱大成订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杨秀明演奏谱和《杨秀明潮州筝曲艺术》的《浪淘沙》筝谱。
本文立足于乐人用筝的视角,将客家筝置于乐人、乐事的发展变化中进行研究,较为全面地梳理与分析客家筝形制变迁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客家筝作为中国古筝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变迁不仅反映了古筝传统音乐文化的演变轨迹,也为后世民族乐器的改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潮州筝是一间百年老店,是中原音乐文化与潮州土著文化融合发展而成的一大古筝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