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陕西筝派重要代表人。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秦筝学会荣誉会长、创建人之一。师从高自成、周延甲先生,得益于岭南筝派传人陈安华先生、浙派筝家孙文妍先生的指教。从事筝专业教学、筝史、筝演奏理论的研究。
筝是秦人的伟大创造,秦筝曾经是中国古筝的源头 , 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筝在陕西已濒临绝响。1953年考入西北音乐专科学校,1956年赴沈阳音乐学院跟随曹正教授习筝,1957年回到学校任教。有感于当时的状况,周延甲提出了 “秦筝归秦”的口号 , 并致力于秦筝陕西流派的恢复与振兴。
1945年东北解放,延安鲁艺迁至东北,1950年曹正先生从徐州来到东北解放区找到当时鲁艺的领导李劫夫,提出在高等学府开设古筝课,得到热烈欢迎和支持。1953年秋,曹正先生推荐赵玉斋先生来到沈阳音乐学院从事古筝教学工作,后来几年中多位古筝大家陆续进入各个音乐学院从事古筝教学工作。如:曹东扶、罗九香、郭鹰、苏文贤、高自成等人,他们都是来自民间的古筝艺术家。
沿着曹老的足迹,我于1978年到澄海拜高哲睿先生为师,蒙先生厚爱,学习多首潮州筝曲。先生热情教授,认真辅导,其诲人不倦的精神,令人感动!先生技艺精湛,技法独特,对潮乐的发展功不可没。可以告慰先生的是,尘封十余年的《高哲睿潮筝遗稿》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发行;先生的名字已载入《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 ──笔者前记
是他,在建国后第一个把潮州筝艺传播到北方及全国;是他,第一个把北方的筝艺及双手弹筝的技艺传播到广东;是他,第一次正式出版了潮州筝曲;第一个把潮州民间音乐带入学堂,建立了潮州音乐的古筝、二弦、琵琶、三弦等专业及合奏课。他的努力、成就、贡献,使潮州人、中国人乃至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了潮州音乐,潮州古筝。
又是一个流觞纪年,拿起虚弱的笔写一篇值得纪念的文字,因为今年是赵玉斋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也许是我们这代同龄人和古筝有关活动的末班车了。在此将情感化为文字,纪念一位历经百年沧桑向我们走来,并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留下深深印迹的杰出古筝艺术大师——赵玉斋先生。
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王中山教授长期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辛勤耕耘,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在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的通知”,中国音乐学院王中山教授——荣获第十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23年8月12日,“彤·悦筝鸣”陈宣彤古筝毕业音乐会在深圳市新桥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圆满落幕。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张祜在一派莺歌燕舞中,由古筝曲《长城调》联想到苦寒的塞外长城……一千多年后,古筝演奏家陆晶在成都城市音乐厅弹奏的《姜女泪》(又名《长城调》),再一次将乐曲“繁音激楚、热耳酸心、情真意切、细腻委婉”的陕西音乐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筝的历史长达2500多年。它刚柔并济,既可以温婉舒缓、清微淡远,又可以演奏出金戈铁马、排山倒海般的磅礴气势。它的音域宽广,富有可塑性,有张力、有能量、有气场,可以艺术化、诗意地传递人的思想与情感。大道至简,气象万千,古筝艺术的这种敦厚与诗意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极致代表,积淀着中华文化数千年来深厚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