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翊群筝乐作品音乐会
古语有言:“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早在《诗经》的悠悠长卷中,“瞻望”二字便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孙思怡古筝师生音乐会(一)
她是万千中国古筝学习者的“启蒙老师”,不仅众多古筝学习者的第一堂课是跟着她录制的教学CD入门的,你我听过的许多古筝名曲也都出自她的CD。
5月9日上午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沈阳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高亮教授,受邀来到位于河南兰考的中国民族乐器博览中心,走进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古筝名家讲座”活动现场,以《山东筝派艺术传承与创新》为题,为来自河南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筝界同仁和进行了一场极具专业性的专题讲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智慧结晶,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文明与辉煌。目前,上海共有16项音乐类非遗项目,是上海城市发展和人文内涵的深刻烙印。
一场星河为幕、诗话作舟的七夕音乐之旅。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诞生于江苏大地,其描绘的春江月夜美景与深沉哲思,成为江苏文化血脉中极具代表性的美学符号。5月17日晚,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倾力打造的原创民族交响诗《春江花月夜》。在江苏大剧院震撼首演这部作品由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张朝耗时近一年创作而成,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千古绝唱为蓝本,融入创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诗乐对话,照亮了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寻梦之路。
5月24日晚,成都金沙国际音乐厅化作流淌着千年弦音的月光宝盒,由青年古筝演奏家邓翊群领衔呈现的「海派筝声-邓翊群筝乐作品创演音乐会」圆满落幕。近千人的音乐厅几乎座无虚席,观众都沉浸在演奏家优美的琴声中,时而屏息静听,时而随旋律起伏动容,每曲奏罢,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现场气氛持续高涨。
当15架古筝与钢琴、弦乐协奏,当千年雅乐碰撞现代编曲,一场跨越时空的国风盛宴即将在西子湖畔回响!